10月11日,在第八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国网浙江电力一项青年创新成果《重塑红壤屏障——基建发展与生态修复共赢的“中国方案”》作为中国企业支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示范案例之一面向全球发布,展现了中国青年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中的智慧与担当。
聚焦中国南方广泛分布的红壤土质脆弱、受到工程扰动后生态恢复缓慢的现实难题,国网浙江经研院联合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组成了青年联合创新团队,他们联合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构建起一套科学、系统、可落地的红壤修复体系。
他们创新提出“优土壤、优物种、优工艺”的生态系统循环优化体系,通过定向改良土壤、重建乡土植物群落、优化施工工艺等方式,实现了“基建施工与生态修复同步推进”,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与保护的难题,同时也为全球红壤治理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可复制”的中国路径。
在衢州九华-崇文220kV输电工程中,该技术体系得到成功验证。该线路总长19公里,在今年极端暴雨中实现“零滑坡”,植被恢复周期从8-15个月缩短至1-3个月。目前该技术已推广至浙江9市30余个工程,修复红壤超100公顷。
“我们希望通过青年的力量,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团队青年代表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把电力技术与生态保护相融合,为世界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篇章。(杨嘉睿 杨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