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深度访谈】:包仁表——以智慧之光,照亮未来城市的绿色之路

时间:2024-05-23 09:56:36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在当代建筑电气设计的舞台上,包仁表先生以其卓越的创新意识和深厚的行业经验,成为了推动智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领军人物。他的多个项目,从“竹海水韵”到“下沙文化中心”,再到“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以及“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不仅收获了来自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国家级权威机构的诸多荣誉,更是在行业内树立了技术革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让我们走近包仁表先生,深入探讨他那些获奖作品背后的智慧与远见。

【竹海水韵:创新与节能的典范】

竹海水韵,建筑面积达70多万方,这个项目是杭州当时最大的楼盘之一,就算至今也是属于超大型项目,业态复杂,包括排屋、多层、高层等多种建筑形式。

包仁表先生负责的这个项目,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和节能产品,力求在满足项目需求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该项目在照明系统上的突破尤为显著,不仅采用高效光源与灯具,更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如触摸延时开关、声光控等,实现了照明的高效节能,同时,风机、水泵、电梯等设备的节能配置,以及电气竖井的合理布局,都展示了项目在绿色建筑上的深思熟虑。特别是太阳能的创造性应用,预示着住宅系统设计的未来趋势。“竹海水韵”的成功,不仅为开发商节省了大量资金,更为整个行业提供了节能设计的范例。

竹海水韵项目凭借其在电气设计中的创新技术和节能产品应用,荣获了多项大奖,如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优秀城镇与住宅小区设计二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颁发的詹天佑大奖住宅小区优秀科技奖。

【下沙文化中心:智能化与公共空间的完美结合】

作为下沙街道的标志性建筑,“下沙文化中心”在包仁表先生的指导下,成为智能化技术集成的典范。从网络安全系统到楼宇自控系统,这些创新设计不仅提升了公众活动的安全性和体验感,更引领了文化中心智能化管理的新风潮,对电气设备的节能管理及集成,进行了创造性的应用设计,为后期进行理论研究,相关软著的开发、相关论文的撰写,均进行了实践和探索。该项目的成功,不仅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还获得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更体现了包仁表先生对智能化领域前瞻性和洞察力。

【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教育智能化的先行者】

在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的智能化设计上,包仁表先生再次展现了其超前的教育理念。该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安全防范系统等,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为师生创造了安全的学习环境。在当时网络尚未普及的背景下,这些设计无疑走在了教育智能化的前列,为全国的教育领域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和示范。该项目也获得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同时颁发的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二等奖等荣誉

【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规划与未来的远见卓识】

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的规划设计,再次印证了包仁表先生在长远规划上的独到眼光。校区的电气规划兼顾了当前需求与未来发展,确保了五十年内的用电需求,为校园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目获得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进一步证明了其在高等教育设施规划上的专业性和前瞻性。

记者:首先,非常感谢这些获奖项目的分享。在分享这些国家级权威机构颁发的奖项同时,是否也获得过不少省市级单位颁发的项目?

包仁表先生:是的。省市级获奖项目众多,典型的项目如德清行政中心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面临了很高的电气可靠性要求。为了确保供电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我们为该项目设计了二路独立的供电线路,并配备了热备用柴油发电机组。我们还创新地采用了先进的智能配电系统,能够自动切除非紧要用电负荷,并在需要时自动启动发电机组。此外,我们还设计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并采用LED灯光作为公共场所照明,实现了灯光的自动调节。这些节能技术的应用,使得该项目的日常使用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这个项目最终获得了杭州市建设委员会颁发的杭州市建设工程西湖杯一等奖,这对我们团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荣誉。

其他获奖项目如舟山文化艺术中心、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宁波分院等项目均获得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的各等级奖项,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

记者:这些奖项的颁发机构如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教育部等,它们在行业内的地位如何?

包仁表先生:中国教育部作为政府部门,所颁发的奖项,无论是权威性还是合法性都不用置疑的。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这些机构在行业内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它们颁发的奖项不仅代表了行业内的最高荣誉,也是对我们设计师工作的认可和鼓励。同时,这些机构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应用和推广。

记者: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民间力量在教育与奖励机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这一领域的健康发展,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其中,《关于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公示》与《科技奖励目录》作为官方名录,严格规范了各类奖项的设立与评选。在这样的背景下,请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是否属于国家认可的正规奖项名录?

包仁表先生:确实如此,这两个协会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均在国家规定的正式名录之中,成为行业内的标杆。这不仅是对他们专业水平的认可,也意味着获奖者所获得的荣誉具有国家层面的权威性。

记者:这些奖项的获得对您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影响?

包仁表先生:这些奖项是对我和我的团队不懈努力与专业追求的最高赞誉。它们不仅提升了我们的行业影响力,还激励我们持续探索创新,坚持“绿色、智能、可持续”的设计原则。每一次获奖都是对团队合作精神和专业实力的肯定,推动我们在建筑电气设计领域不断前行。

记者:您在多家知名设计公司担任要职,包括电气总工程师及所长等,这些职务的获得是否与您所获得的奖项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包仁表先生:我想,这些成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精心设计的项目,都是对专业能力和责任心的体现。当这些努力被第三方权威机构认可并以奖项形式表彰时,自然会增强个人及所在团队在业界的知名度与信誉,进而为我赢得更多重要的职业机会。

记者: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通过在每一个项目中倾注心血,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成果,进而获得第三方机构的表彰,这些荣誉又进一步促进了您在多个国家级学会中的任职,以及被多家重要设计院邀请担任关键角色,还在多家专家库担任专家,参加各类评审,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包仁表先生:没错,正是这种因果相承的关系。业绩和创新是因,它们驱动了个人和团队的成长;而获得的荣誉、学会任职及职业晋升,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每一项荣誉都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也为未来的发展铺设了更广阔的道路。

记者:最后,您对未来建筑电气设计的发展有什么展望?

包仁表先生:未来建筑电气设计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绿色、智能和可持续。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绿色智能建筑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我们将继续关注最新的科技动态和市场需求,不断学习和创新,努力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实用、环保的建筑电气设计方案。同时,我们也希望与更多的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建筑电气设计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记者:非常感谢您与我们分享这些宝贵的经验和见解。祝愿您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包仁表先生:谢谢你们的祝福!我也希望能够在电气设计领域继续做出更多的贡献。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