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因地制宜 多措并举 微利惠民 让城乡老年人的就餐更便利更营养更安全

时间:2024-05-29 19:07:38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家庭结构变化,高龄、失能、独居、留守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助餐服务已成为老年人的普遍需要和热切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精心谋划、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各地积极探索老年食堂、送餐上门、搭伙互助等服务形式,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

福建省多方赋能让长者食堂持久飘香。为了让长者食堂办得起、办得久、办得好,福建省采取了积极探索多种运营策略。因地制宜“办得起”。通过“功能叠加一批、新建改建一批、整合利用一批、邻里互助一批”,将有条件的各类服务设施纳入老年助餐服务体系,作为老年助餐服务的主阵地。2022年至2024年,省级连续3年补助建设1000个示范性长者食堂,并纳入了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因势利导“办得久”。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推动实现老年助餐服务持续发展。在城市,推动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挖掘连锁餐饮企业规模化优势,如福州城投集团成立福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建设“旗舰店引领+中心食堂辐射+助餐点延伸”助餐配餐体系。在乡村,总结推广宁德市“互助孝老食堂”模式,鼓励地方乡贤捐资助孝,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鼓励老人助人、自助,开展种菜、帮厨和送餐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倡导和动员社会各界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因需赋能“办得好”。创新“共餐共学”融合模式,举办“乐龄学堂”,非就餐时段将餐桌变成课桌,讲授养老防诈骗知识、智能技术使用培训等,让老年人饱腹又饱学,解决老年人孤单寂寞的问题。福建省自2019年起,持续将长者食堂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予以保障,推动长者食堂建设取得成效。到2023年底,全省已建成长者食堂(助餐点)3012个。截至目前,省财政累计投入1.25亿元。2024年将继续支持建设400个示范性长者食堂,省级财政按每个15万元标准予以补助。福建各地的长者食堂普遍无需负担场地租金,水、电、煤气费用则按民用标准支付,这为经营节约了一大笔开支。

吉林省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更可及更实惠。吉林省近年来立足老年人实际需求,根据人口规模、用餐需求、服务半径和现有餐饮资源状况,制定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布局规划,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助餐服务网络,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暖心饭。灵活多样解决农村老人助餐需求。在乡村,老年食堂主要依托农村养老大院或农户闲置用房建设,依靠村干部以及热心的志愿者提供助餐服务,资金主要由省级层面统一安排,重点关注经济困难、高龄、残疾、留守等老年人,积极满足老人就餐需求。探索多种敬老餐厅运营模式。公建民营、社会合作是长春市敬老餐厅建设运营的主要方式。公建民营敬老餐厅主要是利用住宅小区配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国有闲置用房等,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进行建设,建成后交给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运营,允许向社会开放运营,以获取的微利持续运营。社会合作敬老餐厅则主要是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授牌经营等方式,依托现有餐饮服务企业进行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在长春,已初步形成了社会餐饮企业合作、企业食堂开放、养老机构示范、小区物业参与等多元化敬老餐厅建设模式。建设布局合理的助餐服务场所。省级层面鼓励各地按照“新建改建一批”“完善拓展一批”“社会合作一批”“互助共建一批”的思路,充分挖掘新建小区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老旧小区补建的养老服务设施,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国有企业、农村等闲置房产资源,因地制宜改建一批老年助餐服务场所。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食堂向居家老年人开放,并支持具备条件的城乡社区、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养老大院等拓展完善助餐功能。截至2023年12月底,吉林省累计建成社区老年食堂549个,累计服务老年人564万人次。今年还将建设1300个,确保每个街道建成2个,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

广东省汕头市打造“鮀城养老”品牌运营模式。汕头市近年来结合中心城区和农村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实际,以龙湖区、澄海区为试点,形成“龙湖城区模式”“澄海农村模式”两类运营模式,其中城区主要以养老服务机构配设食堂进行现场制作并提供堂食,依托城区餐饮企业聚集优势,提供老年助餐服务;农村地区结合人员聚集用餐数量少的特点,主要依托中央厨房、餐饮企业、机关食堂配餐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通过两类运营模式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今年全市累计投入建设、餐费补助等政府资金526万元,其中投入380万元扶持建设18个配设“长者饭堂”功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鼓励各区(县)出台惠企政策。积极依托村(社区)集体经济力量,今年累计筹集集体经济资金60万元,助力老年食堂运营。发扬潮汕地区“乐善好施”传统慈善文化,引导社会公益慈善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今年以来社会慈善捐赠资金243万元。目前,汕头已建成“长者饭堂”80多家,实现了镇(街道)域全覆盖,全市服务老年人达到43万人次。

河北省安国市托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安国市近年来始终坚持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稳妥构建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就近解决老年人吃饭不便问题,托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在推进过程中,安国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多方调研,紧紧围绕老年人最关心的养老助餐问题,不断探索养老助餐新模式。一是通过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二是和美团外卖签订线上助餐送餐服务协议,三是协调线下餐饮单位在门店专门设置老年人助餐区域,四是广泛发动志愿者开展养老助餐志愿服务,五是提供多样化食谱,让老年人吃的放心、开心。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印发1万份老年人送餐服务明白纸,通过各小区张贴宣传海报、走访社区老年人、建立社区老年人助餐送餐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宣传助餐服务,提高社区老年人和子女的知晓度。

民以食为天。老年助餐服务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和实事,是养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97亿。我们要加快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既要打通顶层设计的“最先一公里”,也要打通基层一线的“最后一公里、一百米”,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微利惠民,解决好场地、设施、费用、水电、人员等基本问题,进一步扩大和优化服务供给,更好满足老年人就近就餐需求,让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孙卓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