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融入治理,港城青年有智慧有担当

时间:2024-06-14 10:27:43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在张家港,青年不仅是创新创业的主力,也是基层治理的担当。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两年来,张家港瞄准基层治理这项关乎城市形象和百姓幸福的民生工程,千方百计把青年力量导入进来、作用发挥出来。如今,更多青年愿意挤出时间和精力,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他们活跃在社区里,奔跑在田野上,尽情展现青年一代的行动力。

用各类平台吸引人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青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借助“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张家港努力搭建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的舞台,形成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营造青年参与治理的良好“气候”。

金港街道金都社区拥有4个片区、2个商业小区、1条商业街和2个商业载体,1.2万余人在此长期居住。虽然治理工作千头万绪,但在金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梓豪看来,用好青年中坚力量,便能更好服务“一老一小”。聚力“志愿+服务”,社区培育一支52人的青年志愿者团队,组织青年议事会共议社区热点、共商解决办法、共创亮点经验,引导青年为社区治理出主意、献对策。

类似的平台还有很多。张家港团市委携手人大、政协,开展“面对面+政协有事好商量”活动,依托专题调研、“青听”活动、“面对面”集中活动,掌握青年心声、促进青年发展。例如,围绕“打造青年喜爱的消费场景”“强化直播电商等新就业形态青年创新人才培育”等主题,政协工青妇界开展多次“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邀请青年代表一起交流协商,形成提案成果。目前,张家港正在稳步推进电大产业园规划建设和直播电商带动网络零售“个十百千”倍增计划,持续擦亮“多彩夜沙洲”夜经济品牌和“寻味沙洲”美食品牌,培育壮大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助力港城好物出圈,进一步吸引更多的青年来安家、消费。

政府部门的协同发力,得到了青年群体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走出家门,有的建言献策,有的奔赴一线,用年轻人的智慧,为基层治理添砖加瓦。张家港市青年文明巡查团成立两年来,成员已经过百。平时,这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街串巷,巡查劝导不文明行为,宣传倡议移风易俗。对于“查获”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停车秩序等方面的问题,青年们便会及时上报,交给相关部门处理。

用创新政策选拔人

组织强则乡村强。设置“兴村特岗”,通过组织点将、人岗双选的方式,派驻“兴村特岗书记”,这是张家港做大村书记后备干部“蓄水池”的创新之举。直播带货,玩转微信、抖音、小红书;互访互学,民生工作齐进步;甘做辅助,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这群40余人的“兴村特岗书记”虽然年纪轻轻,干的却是乡村振兴中的急活难活。

近年来,张家港市为年轻干部量身定制“村级中青班”,小班化、跟踪式培养优秀“两委”班子成员184人。凤凰镇支山村党总支书记钱鸣,正是村级中青班的一员。“5天集中培训,既学村级经济发展,又学乡村善治办法,晚上还有头脑风暴活动,随后便是为期一年的互访互学。”钱鸣表示,村里正在搞开发、引项目,村级中青班学到的知识,管用实用。

正如“兴村特岗书记”“村级中青班”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乡村振兴带头人,张家港拿出足够创新的政策,就是要把有朝气、有锐气、有才气的青年选拔出来,委以重任。2020年起实施的新一轮五年定向培养人才计划,张家港采用“三双两段制”模式,即校企双主体管理、双主体教学,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并在学校以及到企业轮岗学习,培养“永久牌”农业农村人才,目前已毕业253人,均被分配到村和涉农社区。

量身定制政策的同时,张家港还落实好上级部署,成立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项目办,因地制宜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躬耕计划”,去年获评“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项目办”,是苏州唯一。

服务时长365天,开展各类活动80余场,服务群众超2000人次,3个数据,道出了赵姿锐过去一年的工作。赵姿锐正是入选“躬耕计划”的一名大学生,服务于塘桥镇青龙村的乡村治理。两年期满后,她选择扎根乡村,用自身所学和青春创意,助力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治理,在农村一线书写青春诗篇。

用志愿服务感染人

如果说文明是张家港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那么志愿服务就是擦亮这张名片的最好方式。这两年,张家港坚定用好精神文明建设优势,把青年导入基层治理一线。

用志愿服务感染人,张家港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协会已有28支直属志愿服务队伍、14万名注册青年志愿者,孵化出“河小志”“路小青”“网小信”“分小益”“心小悦”“法小宣”等6个志愿服务特色品牌,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依托协会,张家港聚焦组织、项目、制度、文化、创新等方面,推进青年志愿服务一体化体系建设,提供符合群众需求的新时代文明服务。协会秘书长马杰介绍,“创新意味着变革,就像步行街志愿者岗亭,以前主要是活动阵地,现在不光办活动,还成了大家征集群众意见、让服务更贴近百姓需求的平台。”

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志愿者,还需要资金。2019年以来,张家港市青年商会每年都会认购一批青少年公益项目,并为每个项目提供1万至5万元的资金。至今,青商会共认购青少年公益项目157个,投入资金超250万元。

当青年志愿者数量越来越多,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接地气,张家港这座城市无疑更有温度,文明更具内涵。在此基础上,张家港瞄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下的就业人群,创新打造“快递小哥青春接力站”“网约车司机青春加油站”“览秀城外卖骑手驿站”等100余个暖“新”空间,累计服务“新”青年群体超一万人次,百家联动的服务网格矩阵成为“新”青年们加油打气的“补给站”。

眼下,张家港团市委还联合城管局,在订单密集的曼巴特、万达广场和杨舍老街等商圈,打造外卖骑手专属停车位,不仅方便骑手停车、充电,提高送餐、取餐效率,还能规范非机动车辆停放秩序,可谓一举多得。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