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州民族小学在润物无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建“走向明天”民乐团和“翰墨润心”书法社团,开设20多个民族器乐和软硬笔书法、篆刻等校本课程,近2000名师生参与。参加 “敦煌杯”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孩子们激情演奏的器乐合奏《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和恩施扬琴曲牌《高山流水》,反响热烈……”6月13日上午,在由湖北省民宗委办公室、省教育厅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全省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培训会上,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书记主任沙玉山大力表扬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自6月13日以来,来自全省各州市民宗委主任、教育局分管负责同志及全省高校统战部门负责人、高校骨干教师、州市中小学、中职学校校长等六百余人齐聚红安县大别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了本次活动。
作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施州民族小学校长阮双红在本次活动开班仪式上就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开展情况进行题为《扣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第一粒扣子》的经验交流。阮校长从“打造多彩思政课堂,拓宽育人路径”“构筑多元化校园文化,营造育人氛围”“构建多维度实践体系,打造育人品牌”等方面分享了该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方面的主要做法。阮校长深入浅出的讲解,加上图文并茂的课件、详实全面的资料、切实可行的经验、令人瞩目的成绩,该校的经验分享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肯定与赞誉。
该校现有 59个教学班,在校师生3415名,有汉、土家、苗等 12个民族。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认真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民教育职责,通过思政课堂、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三个主阵地教育引导青少年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扣好第一粒扣子,有形有感有效地在全体师生教职员工心目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该校打造了文化教育长廊,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56个民族文化,在文化长廊两边为学生提供相关图书资料,对学生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该校充分利用大课间等时间,长期坚持教师外聘、校内培养等途径,倾力打造学校民族乐团,竹笛、古筝、扬琴、二胡、葫芦丝等特色民乐训练班持续培养了3000多名热心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热爱民族音乐,出具演奏技巧的学生,并在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州市电视台新年晚会等平台展示。
该校部分民乐团成员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参加第六届背景国际民族器乐大赛。
该校高度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图是该校“玩傩吧”艺术实践工作坊的学生作品。2019年4月15日,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阳光下成长”艺术展演活动现场展演暨学生实践工作坊开展仪式在苏州市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3个工作坊同台展出。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玩傩吧”艺术实践工作坊作为湖北省唯一工作坊亮相江南水乡,惊艳姑苏城内外。
传承民族文化,演绎民族舞蹈,该校学生在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展示民族舞蹈。
该校高度重视师生书法教育,成立了专门的书法组,安排专职书法教师,带领全校师生长期坚持书法教学,学校也成为了恩施州书法教育基地学校,师生多次在全国、省州市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学校专门设立了师生书画作品展示长廊。
该校通过家长义工进课堂等形式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学生从小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小懂得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校学生发展中心通过每月主题队日、每周主题升旗仪式等活动,多渠道、多主体、多形式统筹安排,有序实施专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从小培养良好习惯,养成良好品德,立志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共同富裕强盛努力学习。
(通讯员 :邵贞溪 张学品 廖君 张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