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南昌工学院暑期“三下乡”“AI绘彩·筑梦乡村”社会实践队纪实总结

时间:2024-07-11 13:21:15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对大学生在暑期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南昌工学院校团委“AI绘彩·筑梦乡村”社会实践队秉承着“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主题,于2024年6月25日至7月1日期间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罗溪镇开展了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由校团委书记吴庭芳、校团委宣传科干事程甘带队,以及14名同学组成的社会实践队。

6月25日,实践队成员深入罗溪镇南阳村,与基层干部面对面座谈交流,了解乡村发展需求。随后,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农业现状、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民俗风情,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通过此次活动,成员们积累了宝贵乡村发展经验,不仅为后续的暑期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探索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6月26日,实践队深入乡村,围绕乡村振兴展开调研。他们走进村民家中,访问村民,通过问卷详细了解政策实施与资源保护现状。同时,实践队不忘社会责任,开展防溺水宣传,发放免洗消毒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赢得村民赞誉。此外,队员们还探访罗溪镇天鹅小镇观鸟台,实地考察生态环保体系,领略乡村自然风光与文化的和谐共生。此行不仅加深了团队对乡村振兴的理解,也传递了社会对乡村发展的深切关怀,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理念在乡村的扎根与传承。

6月27日,实践队赴罗溪镇敬老院,用行动传递温暖。成员们不仅打扫敬老院庭院落叶,还为老人带去欢乐与陪伴。通过折纸教学,搭建起两代人沟通的桥梁,每一张折纸都承载着情感的交流。同时,精心为老人拍摄照片,定格美好瞬间,让笑容成为永恒记忆。此次活动,,不仅温暖了老人的心房,还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它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也是一次成长的见证。未来,这份温暖与力量将继续传递,激励更多人关注并关爱老年人,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

6月28日,“AI绘彩·筑梦乡村”实践队踏上征途,先攀罗岭之巅,途中虽筋疲力尽,汗水浸衣,但队员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终将足迹印在了山顶。在此,南昌战役的遗迹静默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先烈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位青年,誓将这份力量化为民族复兴的动力。午后,实践队转战南阳河畔,化身“河小青”,手持工具,穿梭于草丛与河岸之间,细心清理每一处垃圾,用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展现了青年对生态文明的坚定承诺。此外,团队还巧妙融合科技与文化,运用无人机进行村落信息采集,未来将结合AI建模技术,还原旧房屋风貌,为南阳村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未来规划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身心的历练,更是一次科技与人文的完美交融,展现了青年一代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创新与担当。

6月29日,实践队赴罗溪镇智慧农业产业园调研。在生姜种植基地,成员们见证了国际领先的切块育苗技术与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应用,亲眼目睹了生姜从播种到成长的科技助力。温室大棚内,成员们亲手参与施肥,体验现代农业的魅力。此行不仅加深了大家对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更激发了大家将所学专业知识用于实践、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与决心,誓为建设富强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6月30日,“AI绘彩·筑梦乡村”实践队赴南阳小学支教。实践队成员们为小朋友们发放消毒用品,传授普通话与书法知识,通过游戏互动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同时,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增强孩子们自救互救能力。红色观影结合思政课程,引导孩子们树立理想,培养爱国情怀。活动寓教于乐,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

本次暑期“三下乡”实践,志愿者们深入基层,体验民情,通过实践深化了对社会的理解,强化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明确了个人担当,矢志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作者:吴庭芳、程甘)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