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浙江金华科贸职业技术学院:“浙”里有堂思政课正在解码“发展”

时间:2024-08-02 21:52:26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快看“浙”里蕴藏着“发展”成功的密码!浙江作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为什么是浙江?浙江何以可能”?带着问题、带着思路开启“行走的思政课堂”,浙江金华科贸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看‘浙’里浙‘YOUNG’潮头勇先行”实践团金华义乌市和东阳市进行参观调研活动,探索“义乌发展精神如何‘无中生有’”“揭秘花园村如何成为‘浙江第一村’”“解答‘之江弄潮儿’如何展现先行者风范”。

探索义乌发展精神如何“无中生有”“卖糖嘞!破铜烂铁,换糖嘞……”“下周就有一批货从义新欧班列送欧洲去了!”这是义乌这片土地上生发出的两种声音,从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鸡毛换糖,到创造“买全球、卖全球”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义乌发展的成功密码是什么?实践团赴义乌市进行实地调研,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研学主题,将思政课课堂放在义乌市城市规划馆中,在参观学习和主题交流中探索义乌发展是怎样“莫名其妙”的发展,“无中”如何“生有”,又是如何“点石成金”。实践团在展馆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义乌发展历程,义乌的故事“鸡毛换糖”开始到改革开放“兴商建市”的先行探索,一代代义乌人从“货郎担”“拨浪鼓”中走来,“鸡毛换糖”的故事正是义乌人不怕苦不怕累、敢闯荡敢拼搏的卓越品质。义乌又是如何做到“点石成金”的呢?实践团在观看《中国奇迹 世界义乌》主题视频时找到了答案,义乌不仅仅围绕“兴商建市”开拓新路子,而且从“商”中找到了新的方向,从“以商促工、贸工联动”,到“以工哺农、以商强农”,再到建设国际化商贸城市,义乌在不断突破发展中“点石成金”。

揭秘花园村如何成为“浙江第一村”“村名花园不长花,草棚泥房穷人家,种田交租难糊口,担盐捉鱼度生涯。”这是花园村当地的一首民谣,如今的花园村已然是大变模样。实践团赴东阳市花园村进行专题调研,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研学主题,将思政课堂上到村里去,在参观浙江省“千万工程”展示馆和专题调研花园村情况的过程中感悟“千万工程”下的乡村发展蝶变,揭秘花园村发展密码。四通八达的道路,车流不息,“花园村配套有大型商场、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基础设施,以花园集团为核心辐射乡村建设各方面。”实践团跟随讲解员的讲解了解花园村的前世今生。如何让“贫困的村发展有路子”?实践团在专题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改革的春风在20世纪80年代吹向之江,花园村党委书记、花园集团董事长邵钦祥在当时提出“要摆脱传统观念,走以工富农、以工强村道路”。实践团参观浙江省“千万工程”展示馆,对花园红木市场、党群服务中心、中国农村博物馆等进行蹲点调研,进一步认识到:花园村乘着改革东风,2003年更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下,以浙江省唯一乡村振兴试点改革为契机,完成六大体系、21个方面和53项改革任务,花园村从过去的“草棚泥房穷人家”发展到如今的“红木王国”富民产业链,花园村吃着“改革饭”长大,走出“红木”共富之路。“我们花园村虽然是村,但是城里面有的我们村里面都有,城里面没有的我们村里还有!”实践团成员在蹲点调研过程中村民感叹道,“花园村是我的第二故乡,花园村给我的幸福感很强!”在花园集团的工作人员深情与实践团成员介绍花园集团的人才福利。花园村在“先富起来带动更多村共富”的理念下不断深化改革,让共富与幸福交织出更加美好的乡村振兴画卷。

解答“之江弄潮儿”如何展现先行者风范实践团在“走走看看”的路上也不断地思考“浙江的成功密码”。实践团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深刻理解“浙江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前进的改革创新之路”的深刻内涵,同时也认识到“浙江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历程。实践团成员在义乌调研时发现,义乌在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同样也遇到发展体制机制的瓶颈。针对与“瓶颈”的破题就像“小孩子成长太快,但是衣服太小”,要“给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义乌发展瓶颈”要从改革“上层建筑”开始。义乌就在这样的历史浪潮中,乘着改革的东风,书写了义乌发展的传奇篇章,这不仅是义乌的成功,深层更是浙江不断深化改革的“成功答案”。实践团在调研花园村过程中,发现东阳花园村乘着“改革东风”走出了“花园村共富路子”,花园村五次抓住发展机遇,每一步都踩上了时代步伐,花园村以“千万工程”改革为起点,找准村特色发力,村民共富钱包更鼓,幸福指数更高,这不仅是花园村的成功,深层更是浙江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秘诀”。

之江潮涌千帆竞,改革扬帆新征程。从“鸡毛换糖”的老故事到“买全球、卖全球”的现代化市场格局,义乌的发展体现着浙江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弄潮儿”精神。从“草棚泥房穷人家”的落后到“中国共富第一村”先行,花园村的成功体现着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探索。实践团成员在“行走的思政课堂”中用眼观察之江发展成就,用心感悟真理伟力,沿着足迹看之江发展,将思政课搬进“展馆”,让思政课堂的知识“活起来”,学懂理论讲好之江发展“浙”里故事!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