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河”,棕树营辖区内拥有大观河、乌龙河、老运粮河三条入滇河道,其中大观河是流经昆明市主城区的一条重要景观河道,水体与大观公园相连。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棕树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不断强化守水有责、护水尽责的河湖保护思想和责任意识,多措施提升河湖保护力度,以党建引领推动水环境持续向好,河湖治理有力有效。2024年根据昆明市西山区水环境质量月报显示, 大观河上半年断面水质总体为Ⅱ类,乌龙河1-7月断面水质总体为Ⅱ类,老运粮河1-7月断面水质总体为Ⅱ类,三条河断面水质均在达标以上。
拧紧责任链条,全面落实河(湖)长巡河制
棕树营街道党工委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护河治河思想。一是强化思想认识和底线思维。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河湖保护及河长责任制相关要求,辖区三条入滇河道街道级河长均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定期通过党工委会、党政联席会、专题部署会等组织班子成员、社区人员学习上级河湖保护相关要求、指示批示精神,学习新修订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听取班子成员、业务科室汇报河湖治理保护工作,及时部署研究相关工作。
二是全面落实巡查责任。在沿河周边规范设置河长公示牌,按要求实时进行河湖信息公开,并做好及时维护更新。另一方面,立足实际常态长效开展巡查。截至目前,2024年街道级河长巡查河道23次,社区级河长每星期巡河不少于1次,街道业务科室全年不间断开展护河巡查。
把握重要节点,深化专项行动整治薄弱环节
一是成立蓝藻防控处置小组,在蓝藻水华高发期增强巡查防控力度,截至目前辖区河道未爆发蓝藻富集现象。
二是定期组织沿河社区现场勘察开展黑臭水体整治,联合执法部门常态化对临河企业、住宅小区、个体商户私搭乱建排污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2024年至今辖区河湖沿线未出现未批先建、侵占河道等违法行为。
三是强化“十年禁渔”日常监管。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定期开展巡河督查。2024年禁渔期(区)以来派出网格员800余人次,劝阻钓鱼行为800余起;排查辖区集贸市场、商超、餐馆500余次,未发现捕捞、售卖、食用滇池鱼的情况;通过组织“十年禁渔”专项联合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水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有序驱离钓鱼人员,并收缴鱼竿、网兜、鱼护等物品,辖区重点流域、水域禁渔禁捕任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是着力解决短板问题。积极配合区河(湖)长办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自然资源部督察,水利部“四不两直”暗访督查,以及省、市级河(湖)长巡河问题反馈的整改,确保做到“一问题一清理一销号”。
聚焦常态长效,齐抓共管形成闭环监督管理
一是建立常态化河道工作档案。充分运用昆明市河长APP,及时上传巡河(湖)照片,记录巡河(湖)基本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分类处置,精准施策。对河道、岸坡、湖滨生态带周边保洁不到位、河面漂浮物、卫生死角等问题,及时交办督促第三方公司极速处理,确保做到常规问题日常日清。
二是加强上下联动。河湖保护离不开社会的参与与监督,树牢一盘棋思想,对处理不了、或是涉及多部门的突出问题及时上报,协同处理。同时,街道定期邀请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巡河,积极吸纳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
强化党建引领,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全员参与
一是深入落实云南省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党建+湖泊革命”相关要求,在大观河沿岸开展“党建引领 护河行动”系列活动。先后组织辖区公共单位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热心居民等各类群体1000多人次参与河湖保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三八巾帼护河行动、银发先锋文明巡河、科普宣传、文明观鸥倡导等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二是充分运用线上线下资源,做好信息宣传和正面舆论引导,街道河湖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先后被人民网、云南网、掌上春城、昆明文明网等媒体宣传报道,通过广泛宣传凝聚力量,不断充实巡河护河志愿队伍,以党组织示范引领带动群众广泛参与,不断提高爱河护河良好氛围以及沿河居民、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