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聊城公安经侦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经侦局《经侦部门便民利企十项工作指引》,充分发挥经侦部门“打击、服务、参谋”职能作用,持续强化预警发现和查处打击经济犯罪,助力企业内部机制健康安全运行,维护外部营商环境公平良性发展。
一、重拳出击,打击犯罪“零容忍”。聊城经侦始终保持对涉企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对所有涉企类警情从接警起“一盯到底”,涉及多部门的迅速启动联动机制,密切会同有关部门,主动挖掘犯罪线索,快办多办现发经济犯罪案件,快侦快结重大经济犯罪案件,依法稳妥打击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合同诈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贷款等违法犯罪活动,努力实现“精准拆弹”。今年以来,立涉企经济犯罪案件5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6人,逮捕28人,判刑15人,涉案金额2.8亿余元,为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170余万元,有效打击了涉企经济犯罪,切实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规范执法,护航发展“零懈怠”。将规范经侦接报案、受立案工作作为经侦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点,通过规范接报案处置流程、规范立案审查工作措施、规范立案监督程序等环节,建立涉企经济犯罪案件的系列接报案、受立案标准化工作机制。对涉企案件立案侦查前,坚持开展风险评估,把握好打击的时机、方式、范围,把刑事打击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降至最小。今年以来,共开展风险评估15次。要紧盯企业困难,实招解难纾困,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要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解决。截至目前,先后解决各类扰企问题33个,为企业答疑300余次、解决各种纠纷40余次。坚决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确保涉企事项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三、优化服务,警企联系“零距离”。按照“众防细防智防”三防体系要求,聚焦企业难点堵点,紧盯辖区区域特点,筑牢安全“防火墙”。联合市场监管、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对企业“安全问诊”,形成部门合力排查化解涉企纠纷,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关口前移,主动化解风险。强化组织部署,深化研判分析。开发区经侦对辖区开展深度调研,先行先试,对辖区涉车类企业、钢管类企业、金融类企业开展情报研判及发案分析,提高预警能力,实行超前控制。牢固树立“服务企业无小事”的理念,以“办事最快、效果最好、服务最优”为标准,组织开展系列送法进企业活动,通过座谈交流等方式,听取企业诉求、剖析典型案例、宣讲法律法规、讲授防范知识。今年以来,走访重点企业36次,向企业发布预警提示32次,引导企业依法合规发展,增强规避风险、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马军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