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服务是引导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在组织动员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在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项目化打造的“籽籽同心促团结 同心共筑中国梦”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就是一张闪亮名片,生动展现出青年志愿服务助力企业团青工作纵深发展的火热实践。
青年志愿服务是青年参与社会建设、服务人民群众途径,在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推进社会文明进步方面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青年深入社区、走进基层,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籽籽同心促团结 同心共筑中国梦”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始于2021年,由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团委(青工委)、“电力星”青年志愿服务队共同发起,这群满腔热血、充满正能量的青年志愿者,每月化身“文化使者”,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条主线,穿梭于乌海市各个社区亲子群体和属地变电站周边牧民群体两类服务对象之间,编织起“伙伴结对、服务结对、情感结对”的“三结对”服务网络,以实现“民族团结、守望互助、非遗传承、同心筑梦”四个愿景目标,全力打造“1234”志愿服务体系。
在社区,青年志愿者们用石榴籽情景微课、红色革命故事会、非遗手工大比拼等妙趣横生的活动,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把“籽籽同心”的理念和“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种进每个孩子的心田。观赏《国家的孩子》话剧、体验非遗剪纸手工、开展民族团结知识问答等等,每一次互动都让志愿服务精神成为凝聚人心的“基石”。在变电站周边的牧区,他们与牧民朋友的友情如诗如画,从疫情期间的物资捐助,到火箭助推器残骸降落预警时的紧急疏散,再到邀请牧民朋友共度的“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从电力知识普及到生活琐事援助,三年里青年志愿者们冲在第一线,将牧民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变成“服务清单”,最终变为“满意清单”,让志愿服务精神成为邻里守望的“灯塔”。
青年志愿服务为青年提供了锻炼能力、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磨砺品质,不断提高青年的责任担当、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综合素质。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在青年志愿者管理方面做到“三步走”:一是明确职责。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优势特长,引领青年志愿者在项目活动中长才干、做贡献,明确由党支部书记作为青年志愿服务队队长,团支部书记为副队长,负责制定全年活动计划、撰写方案、志愿者培训、活动发布及时长记录;由各团支部委员担任青年志愿服务队委员,负责配合队长开展活动实施、资料整理、成效宣传等工作;团员青年是青年志愿者主体,负责遵守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二是标准管理。动员团员青年全部通过“志愿北疆”APP注册成为志愿者,通过该平台报名参加活动,领取个人保险,记录服务时长;将青年志愿者培训纳入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对“籽籽同心促团结,同心共筑中国梦”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相关方案、制度、流程等以及社区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类指导,依托数字化工作平台建立并更新志愿者基础台账。三是激励推广。志愿服务队队长、委员负责对参与志愿者进行评分,按照志愿者年度积分情况,推荐参与共青团组织“推优入党”、优秀共青团员、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表彰;积极选树宣传青年志愿者典型,设计“青年志愿者idol”典型事迹系列海报、录制实践视频3部,在多个媒体平台传播青春正能量。
“籽籽同心促团结 同心共筑中国梦”,它不仅凝聚了青年志愿者的热情与梦想,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也加深了各族群众之间的理解与友谊,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团委(青工委)将继续深刻领会团中央各项重要指示精神,站在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从思想引领、素质提升、实践锻炼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助力国有企业团青工作纵深发展。【张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