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活用“2+3(1)+N”机制, 赋予普法强基新动能

时间:2024-08-26 16:40:30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棕树营街道辖区总面积为4.5平方公里,拥有9个社区,79个居民小区,2个城中村,2个派出所,实有人口86316人。在持续开展的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工作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依托“2+3(1)+N”机制,凝聚多方力量、畅通信息流转、多元化解矛盾,创新方式方法,赋予普法强基新动能

一是在线索收集中普法。棕树营街道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为契机,坚持“在普法中排查,在排查中普法”的理念,结合“流动人口摸底排查”“消防安全检查”“第五次经济普查”等工作对辖区内的风险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闭环式处理”,及时全面收集掌握各类风险隐患信息,建立集排查、评估、推送、销户为一体的街道“六类风险隐患”基础数据动态库。2024年至今,街道共收集“六类风险隐患”信息线索208条,全部纳入“七个闭环”管理。

联动调解中普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辖区内的矛盾纠纷,由棕树营街道政法委员、派出所长召集,综治中心统筹,联动派出所、司法所、执法队、社建办、妇联等部门,召开“周研判、月会商、季分析”会议,分析研判矛盾纠纷,按照“高低”划分等级,个性化制定调解方案,做到边调解边普法,在注重人文关怀的同时,以法为器,妥善化解重大矛盾纠纷。这种“调解+普法”的模式,不仅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达到了调解一次,普法一次,宣传一片的工作效果。

三是在动态管控中普法。棕树营街道将回访作为检验矛盾化解成效、巩固治理成果的关键一环,注重回访制度的建立健全,扎实做细、做实、做好矛盾纠纷调处的后半篇文章。

街道依托“2+3(1)+N”实体化运行机制,将矛盾纠纷划分为“高低”三个等级。对中、高风险案(事)件,再次组织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妇联、社区工作人员、法律服务员等专业调处人员及时开展回访和调处工作,面对面对当事人进行精准普法;对调解结果不满意或未履行调解协议的,组织再次调解或者引导当事人通过其他途径进行依法维权。对低风险案(事)件涉及人员,按照入户走访+电话回访+微信回访等形式,定期开展回访工作。2024年至今,街道通过动态管控+回访服务,对纳入数据库开展“七个闭环”服务管理的88件“六类风险隐患”案事件涉及人员开展各类型回访200余次。通过高频次、深层次的回访工作,街道不仅确保了已化解的矛盾纠纷真正“案结事了人和”,更对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风险再评估与策略调整,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动态监测与有效管控。

下一步,棕树营街道将持续推进“2+3(1)+N”和普法强基有效融合,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的多元社会治理新路径,为街道的和谐稳定、居民的幸福生活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切实筑牢平安建设的“前沿阵地”。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