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推动传统文化守正创新、走出国门,与西方国家亲密交流、合作促进科技发展,是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华民族文明风貌的重要途径。这个假期,南京工业大学载文承理游学团前往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南京夫子庙等地开展了内容丰富的游学实践暨文化交流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南京市夫子庙景区内合影,顾杨摄
团队成员先行来到南京夫子庙景区,近距离学习感受中国科考史。所见之处,行人如织,络绎不绝,大成殿内展现了巨幅孔子画像与诸多祭孔乐器。江南贡院作为金陵人文荟萃之所,为历朝历代选贤举能,也造就了富庶江南水乡的人文底蕴,团队成员在此处对路人进行“快问快答”式采访,问题围绕“孔孟儒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等传统文化开展,同学们给回答正确三次及以上的游客朋友们准备了精美的香囊、漆扇等小礼品,游客们对团队成员热心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行为表示肯定。
图为实践团成员制作的香囊,南工大电控学院供图
研学期间,萨拉戈萨大学师生同实践团成员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共同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徒步旅行、舞蹈欢庆等活动,共同参观校园内的孔子学院。双方同学就电气自动化的合作办学成果进行深入交流,互相交换学习经验,共同参与讲座和研讨会。社会实践团队指导老师老师潘志颖介绍道:“这次暑期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用中国视角看世界,用中国声音讲中国文化。同时,学生们也能更好地学习西班牙的风土人情,对两国先进电气行业知识互通有无打下青年基础。”西班牙教师表示,孔子是中国儒学文化的奠基人,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次双方学生交流为西班牙国内热爱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中国一直是西班牙值得信赖的文化伙伴,我们期待能够学习更多的古老且优秀的中华文化。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西班牙开展交流座谈会,陈柯睿摄
交流会期间,大家逐一发言,都拿出了最大的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相互为对方在电气系统、语言学习答疑解惑,营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围。经提议,双方互相使用对方语言交流学习体会,虽然已经有了一学年的时间打下基础,但面对第二外语大家都不算熟练,西班牙同学纷纷表示中文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实践团成员手口并用的解释也令交流会上充满欢声笑语。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门口
中国在电力系统建设上位于世界前列,西班牙电力系统完备且在技术层面与中国有较多合作,本次交流会双方师生共同探讨新能源与电力行业前景、持续稳定发电装置设计。电控学院部分师生线上参与会议并作学术讨论,为两所高校在电力电气系统教学等方面合作巩固了坚实力量。
图为中方师生开展线上会议现场照片
在临别之前,双方互赠礼物,电气中西2302班陈柯睿同学为西班牙的朋友选择了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技艺——中国结的编制方法。在编制过程中,西班牙同学由于生疏,时常错线、松散,实践团的同学都颇有耐心,手把手地教这些“老同学”去编织。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学习,西班牙的同学终于将完整的中国结编织完成。
陈柯睿同学向西班牙朋友说道:“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艺术,它承载着我们对朋友的美好祝福,符合中国人淳朴善良和谐的美好品质、编法有着丰富多彩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深受各国朋友的喜爱。希望我们能够像这个中国结一般,彼此‘联结’,也欢迎你们来中国学习交流!”
图为中西方同学互送礼物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方向,南工大电控学子应当“走出去”,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声音;应该“引进来”,从专业角度交流学习前沿科技知识。时代需要青年,精神感召青年。我们将牢记使命拼搏进取,奋力勤勉接续奋斗,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指引,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撰稿:顾杨、陈柯睿、张智健、常城玮、贾健阳
摄影:南京工业大学载文承理游学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