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低语,月华洒落,城市的喧嚣如潮水般悄然退去,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也纷纷进入了梦乡的怀抱。然而,就在这宁静得几乎能听见心跳的凌晨时分,一声清脆的“嘀嘀”闹铃声,如利刃般划破了夜的宁静。只见郭毅迅速地起身,麻利地身好工衣,整理完自己的着装后,便来到了工区办公室,开始着今天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郭毅,34岁,现任广铁集体惠州工务段梅州探伤车间梅州探伤工区工长。自2008入路以来,一直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学习,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2008年11月,郭毅从成都铁路运输学校毕业进入铁路工作,2010年因工作需要从线路转到探伤。面对需要过硬专业知识以及严谨细心的探伤工作,他迎难而上。他深知“九层之塔起于垒土”的道理,所以他主动学习。
《铁路探伤工》是郭毅踏入专业知识领域首次学习的书籍。他从最基本的原理学起,循序渐进,面对400页的探伤专业教材,他孜孜不倦地翻阅,刻苦地钻研,遇到不懂的会主动向他人求教。书页间,密密麻麻的笔记见证了他的勤奋与专注。
同时,他每天利用空闲时间,到练功场上对不同伤损类型的钢轨试块进行全方位“体检”。在夏秋季节的酷热中,练功场的犹如一个巨大的铁皮蒸笼,温度直逼38摄氏度。热浪与浓烈的耦合剂机油味交织在一起,令人窒息。但他毫不在意,反而是埋下头,熟练地操作着。他一会儿用钢直尺精确测量,一会儿又拿起反光镜细致观察......不一会儿,他的身上便已覆盖了一层汗珠,但他依旧专注如初。
2019年后,自身理论和操作得到充实的他迎来了展示的“舞台”——梅汕及梅龙高铁提前介入工作。在介入组工作的日子里,他常常顶着38度的高温,日行几万步,从白天一直干到黑夜,但他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反而是不断坚持,利用自己练就多年的“火眼金睛”,为铁路线路“把脉问诊”。介入组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业务水平得到了阶段性的提升。
“这个郭毅,工作起来是真的狠啊。有时候为了一个小小的问题,他都要彻底摸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放过任何一丝隐患。”与他一同参与介入的工友们感慨道。
在暑运攻坚战中,郭毅带领班组成员积极落实好班组各项工作,即使是头顶着烈日,他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落实“精检细探”的岗位职责,用过硬的探伤质量,确保铁路线路稳定和运输安全。
为了帮助新职人员尽快掌握和使用新型数字化探伤仪,他带头钻研学习应用,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毫无保留向青年职工传授个人工作经验,加速班组团队探伤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帮助青年职工更快的立足岗位任务,独当一面。每当班组职工遇到问题,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以“老大哥”般的温暖与担当,主动与他们深入的谈心交流。全力以赴地帮助大家排忧解难,确保每位成员都能感受到团队的支持与力量。同时,他时刻保持着对班组成员心理状态的敏锐洞察,用心关怀,有效疏导,营造了一个既团结协作又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让团队氛围更加和谐融洽,充满正能量。
探头虽小,但责任千斤。十多年里,他一直穿梭在铁路线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为钢轨“把脉问诊”,在四季轮回中默默地坚守着探伤责任大于天的职责和使命,检查严谨“零失误”的要求,用心守护着铁路安全运行。(通讯员:谭秋艳、陈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