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启幕,激情点燃赛场
10月22日至24日,备受瞩目的“松山湖杯”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操作系统开源创新大赛决赛暨湖南省第十七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于长沙隆重举行。本次大赛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悉心指导下,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及湖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国防科技大学承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冠名支持,麒麟软件有限公司、龙蜥社区等单位赞助。
本次大赛以“开源筑梦,研途创新”为主题,旨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需求,推动基础软件关键技术创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自大赛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107所高校研究生的积极响应,吸引了277支专业队伍踊跃报名参赛。经过数月的激烈角逐,最终有84支队伍脱颖而出,约300名选手成功晋级决赛,齐聚长沙共同见证并参与这场科技盛宴。
23日上午,大赛开幕式在湖南宾馆隆重举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郭新立、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陈金宝、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兰勇、以及华为战略研究院竞赛管理部中国区总监郑志猛等嘉宾莅临现场。开幕式由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唐晋韬主持,在众位领导与嘉宾的共同见证之下,大赛正式宣告开幕,这标志着为期两天的全国总决赛在长沙璀璨启幕。
副校长陈金宝在欢迎辞中表示,期望大赛“构建开源操作系统学术界、教育界、企业界深入交流、深化合作、深度融合的高端平台,更广泛发动和集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个体的力量,聚力打造自主开源操作系统、建设新型开源服务平台、孵化原创开源项目、培养开源创新人才,助推开源开放生态更加繁荣发展。”。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郭新立副会长认为,培养时代所需、产业能用的操作系统相关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是研究生教育应主动担当的使命。希望通过本次大赛增强研究生对我国操作系统开发及生态建设的认知和应用能力,提升研究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自觉性发掘和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湖南省教育厅兰勇副厅长在致辞中指出,研究生是我国未来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研究生操作系统开源创新大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需求,加快推动基础软件关键技术创新,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力举措,并预祝大赛圆满成功。
激战正酣,共谋发展创新
开幕式结束后,入围队伍随即展开分组答辩评审。本次大赛共设4个赛事,分别是OpenHarmony开源社区赛事、openEuler开源社区赛事、openKylin开源社区赛事以及OpenAnolis开源社区赛事。24日上午,各赛道脱颖而出的一等奖队伍进行公开路演与答辩,接受近30位业内专家的严格评审,展开了一场场智慧与技术的较量,共同角逐大赛的冠亚季军殊荣。
大赛同期还举办了“关键基础软件领域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院长论坛”,上海交通大学臧斌宇教授、浙江大学赵新奎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武延军研究员等嘉宾出席论坛,围绕操作系统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与交流。
臧斌宇教授作了题为操作系统人才培养探索的报告,深入论述了操作系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现状挑战以及对策建议。
赵新奎教授对智能化操作系统的思考、探索与实践进行了详细阐述。
武延军研究员以关于体系化开源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深入剖析了当前开源人才短缺的现状,以及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开源人才培养体系。
荣耀收官,梦想接力延续
24日下午,大赛闭幕式拉开帷幕,宣布大赛的获奖名单并进行激动人心的颁奖仪式。国防科技大学吴建军副校长兼教育长、中国工程院桂卫华院士、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领导、冠名单位及赞助单位负责人等嘉宾出席,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闭幕式由计算机学院唐晋韬副院长主持。
闭幕式上,副校长兼教育长吴建军在致辞中向获奖团队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国防科技大学承办首届赛事,深感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大赛能有效促进各方力量投身国产操作系统和关键基础软件研发工作,进一步助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鸿蒙项目群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华为终端BG软件部副总裁柳晓见在致辞中强调,华为秉持推动开源生态与操作系统发展的长期愿景,愿与学术界携手共进,为中国操作系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中南大学桂卫华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此次大赛能够为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科学家们提供启示,使其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同时肩负起学术研究和推动科技进步的重任。
大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闭幕。
据悉,中国研究生操作系统开源创新大赛响应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需求,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舞台,更为我国操作系统领域的技术革新与人才培育注入了强劲动力。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我国在基础软件领域的深厚底蕴,也激发了更多青年才俊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情。
编辑:王明强 赵高阳 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