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发展正处在重要的阶段,面对当前发展实践面对的问题,学院尝试以活动为抓手,努力实现学生社区综合育人的目标。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时刻谨记把做好党建工作作为基石,良好的党建工作开展,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建设动力、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打通学生社区的建设道路,是学生社区建设工作开展的必要保障。同时“一站式”学生社区为学校各类资源整合提供阵地支持,将教育资源、文化资源、艺术资源、就业资源等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进行更好的整合,为学生思想和能力提升提供帮助。
目前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发展正处在重要的阶段,各方力量都做出的很多努力,但在实现“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确实还存在很多现实困境。
1.学生社区主体难以形成主人公意识
学生是“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主体,当前面临问题是在校学生对学生社区的参与意愿不强的整体参与度不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大专院校学制短,学生在校时间平均两年半,参与学生社区建设的连贯性不足,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影响社区建设参与意愿。二是学生在学生社区中更多承担接待、志愿者等工作,被管理者的角色使学生难以参与学生社区的建设与日常运营,使学生认为学生社区发展、治理与己无关。
2.学生社区组织制度缺少体系构建
“一站式”学生社区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较少有建立完整的管理实施条例和工作职责等配套制度,各院校处在各自探索的阶段,组织构建和管理制度各不相同,没有统一且具体的标准和参考。这可能导致学生社区具体建设过程中出现管理混乱、活动开展无序以及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无法保证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3.学生社区空间难以形成建设规模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实践对于高职院校在软件资源设置、平台搭建、社区场地规划、教职人员配置、项目资金储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当前高职院校用地面积相对紧凑且普遍面临学生扩招情况,使教学和生活空间进一步压缩,难以形成相对集中且宽敞的“一站式”社区空间,平台搭建和软件技术引进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因此很多社区功能难以开展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学院通过不断尝试,摸索引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实践路径。
1. 探究阵地建设辐射学生生活区域。
高职院校要努力打造辅导员社区网格化工作模式,建设优秀辅导员工作室,进驻寝室,挂牌亮明身份。以加强学生社区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为切入点,组织开展特色文化创建活动,营造文明整洁的寝室环境、和谐向上的寝室关系和健康朝气的寝室文化。利用教学楼、宿舍等公共空间走廊,打造校园走廊文化墙,潜移默化开展学生价值引领和思想提升工作。全力打造全方位思想文化塑造空间。
2. 打造育人团队拉近师生沟通距离。
设立心理辅导教师和专业教师驻学生社区。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学生社区建立各种设施场地,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放松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学生心理健康、学业发展、科研训练、项目实践、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等方面辅导,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保证学生校园学习生活有序进行。开展院长——教师——辅导员——心理教师面对面谈话四项服务。学生思想引领、价值观培养和心理筛查需要从一次次的谈话中建立,公布相关谈话时间地点,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联系老师,与老师沟通,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走进学生内心、帮助学生成长。通过在学生寝室打造辅导员流动驿家,安排辅导员与学院心理工作负责人定期走进寝室了解学生近况,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保证在籍学生的意识形态与思想引领,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
3. 开展多元活动,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社区带动多元活动开展,把社会实践、讲座分享、文体竞赛等活动常态化条理化。逐步开始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规范社团的日常管理,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专题讲座、读书分享会、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和毕业生成长经历分享会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和社团活动,教育青年学生勤学苦练、立志报国。多元社区课余育人途径,开设多元文体活动,举办趣味运动会、拔河、合唱、心理剧等文化活动,评选“示范宿舍”“示范党员寝室”,营造团结友爱、温馨活泼的宿舍文化氛围。通过学生社区的平台空间,多元活动的氛围营造,保证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提升学生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孔菁泽、赵娜、李开勋、冯蜀笑、孙忠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