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024年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发电集控值班员)在河北唐山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大唐吉林公司长春三热孟德志从116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个人三等奖、“电力行业优秀技能选手”荣誉称号,所在团队赢得团体二等奖。
磨砺以须倍道而进 青衿之志且待芳华
本次竞赛涵盖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两部分,既深入考察选手对集控相关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更充分考验选手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应变能力。作为电力行业发电集控值班员专业的盛会,吉林公司高度重视本次国家级竞赛,为做到全面施教、精准施训、快速提升,组建“理论+实操”双过硬的技术专家团队、构建精细化课程体系、开展多轮次选拔考试等措施,形成高强度、快提升、全方位的赛前培训体系。
赛场上成绩的取得来源于赛场外无数日夜的辛勤付出。从三月末至十月中旬,七个多月的“007”生活模式,孟德志每天都要进行全方位地训练。他结合竞赛内容及时间节点,精心绘制学习蓝图,钻研系统规程,磨炼操作流程,全面学习竞赛相关的各类知识。遇到不懂得难题,他坚持刨根问底,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熟悉掌握相关的保护逻辑定值、操作要点和重要监视参数,深刻理解保护逻辑触发原理、事故处理顺序以及各系统间的关联,做到理论过硬、技能熟练、流程合理。
“越到更高的平台,就越能感受到自己与优秀选手的差距,拼搏的动力就越足。”从公司选拔到集团集训,孟德志每次比赛过后都会在总结复盘中对标自身素质短板,制定专项提升计划。他将基础知识和经验做法总结成顺口溜、小口诀,从一字一句“搬运”课本到搭配自己的理解与总结,一沓沓学习笔记,每一页都承载着日积月累的努力。正是这份发自内心的紧迫感,倒逼他在学习中不断突破极限,在厚积薄发中不断突破自我。
190天的集中学习培训,孟德志不但要攻克专业上的难题,更要克服重复单调生活带来的枯燥和焦虑。由于训练时间紧张,他只能偶尔通过手机视频短暂地与家人们聊聊近况。虽然对家人充满愧疚,但用他的话说,“我不单单是我自己,而是代表着吉林公司‘出征’,每每想到这儿,我就重新充满力量。”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 砥砺深耕履践致远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历经四轮选拔赛,八次理论测试,五次实操考试最终脱颖而出,孟德志一路走来,伴随着迷茫、压力、坚持、奋进,这过程辛苦却又充实,漫长却又铭心。
此次竞赛的实操模型是六十万机组超临界模型,与日常操作的仿真机系统截然不同。面对陌生的系统,孟德志迅速开启“多线程模式”,晨曦微露时,他利用有限时间反复地进行实操练习和模拟训练,快速熟悉操作系统,补足实操短板,暮霭沉沉中他钻研专业书籍直到深夜。从熟悉系统到单个故障演练,再到全方位覆盖所有故障点,多样性组合故障工况,他反复斟酌、尝试、纠错、改进,寻求最佳故障处理流程和话术表达,在不懈地坚持中发现新的知识点,在高强度密集训练下提升能力,实操演练由原来的杂乱无章逐步变得稳中有序,游刃有余。
由于集团公司选拔淘汰机制,孟德志的队友先后三次更换,每一次都需要很长的磨合时间。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抱怨,主动与新队友沟通磨合,每天增加训练时间,对仿真机汇报流程、汇报细节和两个人之间的协调沟通进行重点练习,严格按照模拟演练打分细则对操作细节进行逐一比对,相互纠正事故处理过程的话术、顺序、语速,并在培训结束后将遇到的问题以及操作心得互相交流。“我们每天实操练习以外,还会抽出1至2个小时对演练过程进行复盘分析,经过反复练习与磨合,我们彼此间配合愈发默契”孟德志回忆起和队友备赛时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云程发轫卓越启航
“量变引起质变,积累足够了,就一定能迎来破茧成蝶的那一刻。”决赛时刻,他凭借过硬的理论素养、丰富的电力运行知识储量和娴熟的实际操作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实现吉林公司在发电集控值班员这一领域获得国家级奖项的零的突破。
荣誉的背后,是吉林公司“极限激励”机制作用下人才培养成果的缩影,是新一代大唐吉林人用心用情用力助推企业涅槃重生的蝶变之路。今年以来,吉林公司积极推进人才强企战略,进一步提升员工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建设高精尖人才队伍,锻造新时代中坚力量,使员工技能水平和履职能力向“精度”延伸,向“广度”拓展,确保人才队伍建设与企业发展目标任务高度契合,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同频共振,为吉林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引擎。(王洋 夏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