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面对系统性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工作提供科学思想方法,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高瞻远瞩,加强前瞻性思考。“于安思危,于治忧乱。”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未雨绸缪,谋深虑远,增强风险预判的敏锐性,从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深刻研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精准把握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及早化解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苗头隐患,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高屋建瓴,加强全局性谋划。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迈上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坚持系统观念,牢固树立全局意识,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防范系统性风险规律,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要形成风险防控全国一盘棋的格局,进一步健全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形成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强大合力。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防范全局性风险,重视化解局部风险,着力防控各类风险内外联动、累积叠加。要强化风险防控多主体、全链条、全过程协同,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统揽全局,加强整体性推进。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加强联动,协同推进。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要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各类风险中抓住关系全局的主要矛盾风险,抓住最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重大风险事件,重点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及时堵漏洞、强弱项。同时要把握各类风险的发展规律及内在联系,及时化解局部风险以保障整体安全,不让局部风险发展成系统性风险。要加强风险源头管控,抓好应急处置工作,注重整体效果,压实各方责任。要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不断提升系统性风险总体防控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遵循系统观念的内在规律与实践要求,运用系统观念切实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武汉工程大学 付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