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
党和人民的事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干部要担当作为。从实践看,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根本原因在于政绩观端正。只有具备端正的政绩观,才能出以公心干事创业,才能努力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办好当前的事情,关键要端正干部的政绩观,推动正确的政绩观入脑入心,成为工作实践的正确指导。
要筑牢思想之基,把政绩观教育摆上突出位置,推动教育培训走深走实。正确的政绩观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同,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好党校教育培训、网络主题培训、党内政治生活等载体,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从理论中把握科学思想和工作方法,让党员干部提升鉴别能力,正确处理好是与非的关系、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处理好潜与显的关系、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正确的政绩观源自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的政绩,始终涵养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干,干就干实、办就办好。
要鲜明用人导向,选拔任用干部要突出考察践行政绩观情况,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实干。不干,再好的学习也只是形式;不干,再好的宣传也只是口号;不干,再好的理论指导也只是一纸空文。看一名干部是不是具备正确的政绩观,主要通过看其干了什么事、干成了什么事、搞砸了什么事,我们就能一目了然、心知肚明。对干得好、干出成绩的干部,组织上要大胆使用,让干事创业的干部得到实惠,鼓励引导广大干部担当作为、苦干实干、大干快干,用实干创造实绩。对于那些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特别是那些另搞一套、欺上瞒下、盲目蛮干的干部,要严肃处理、坚决问责。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分析干部队伍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谈话,让干部思想上认识到位、行动上履职到位。
事在人为,唯有奋斗。各项工作任务都很重,答好各项工作的考卷,关键需要各级党组织强化对干部的正向激励,引导各级干部端正政绩观,积极作为,心中有责、扛责在肩,坚持事业为上、人民至上,努力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干出实绩。(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