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在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才争夺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抓人才工作更为迫切,引进更是壮大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结构的重要途径。必须审时度势,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推动人才招引“刚柔并济”,实现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才“齐头并进”,不断集聚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要加强刚性引才,重在打好政策牌、感情牌。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国家发展之本、民族复兴之根。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以及世界各国白热化的竞争,对人才的渴求已经到了新高度,抓人才工作需要更多刚性任务要求。对于各级党组织而言,必须聚焦发展所需的人才刚性引进,综合运用资金、岗位、待遇、服务等多种政策,有针对性地加大产业急需、紧缺性人才的政策供给,采取差异化、精准化的措施,对冲地理位置、产业层次等劣势条件,让急需紧缺人才能够进得来,必将用得好。对于本地乡村打好感情牌,积极搭建平台“引凤回巢”,实施返乡创业、人才回家等工程,引导在外人才回流。
要注重柔性引才,重在不拘一格、以用为本。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对于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而言,社会资源不足、平台不足等短板凸显,人才工作的短板各有不同,人才资源也都相对短缺。要注重树立“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理念,充分运用柔性引进人才的手段,采取签约聘用、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投资兴办实业,或合作设立技术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等方式,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要发挥交通优势,采取建人才飞地、组织专家周日行、聘请“假日工程师”等措施,柔性引进周边地区特别是大城市高端人才。
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才是一体两面,虽然方式方法和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的目标、效果是一致的。各地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加强刚性引才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柔性引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让引才聚才更有生机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