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丁杨的励志故事引发关注。从农村家庭的经济困境到连续获得国家级奖学金、投身社会实践并成为优秀学生干部,她的成长之路展现了当代青年与时代同行的奋斗精神,也彰显了学校资助政策对学子的坚实支持。
受助:困境里的光
丁杨来自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以务农和打零工为生。2019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高昂的学费曾让她一度陷入焦虑。幸运的是,苏州科技大学的多项资助政策为她点亮了希望:通过“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校企合作的“浩丰企业奖学金”,丁杨不仅解决了经济难题,更坚定了努力学习的决心。
成才:书写青春答卷
在校期间,丁杨以专业前十的优异成绩完成学业,绩点从3.4提升至4.3。作为团支部副书记和班级班长,她带领班级获评“五四红旗团支部”,组织“金秋苏科”等科创活动,并创立班级公众号,打造特色班级文化。她还深度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传统村落保护课题,团队成果获评校级社会实践先进团队。
感恩:温暖的接力
丁杨始终践行“知行合一”。她利用寒暑假参与政务实习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深入乡村调研乡村振兴路径;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87小时,获校级“道德风尚奖”。作为“优秀资助宣传大使”,她走进家乡高中和社区宣讲政策,覆盖200余名学生,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
政策:托举梦想
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长期致力于完善“奖、助、勤、补”四位一体资助体系,通过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企业专项奖学金及勤工助学岗位等多元渠道,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丁杨表示:“学院的资助政策和师长关怀,让我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未来,我将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回馈社会。”
丁杨的故事是无数苏科大学子砥砺奋进的缩影。在学校、学院与社会的支持下,她以行动证明:破茧成蝶的蜕变,源于不懈奋斗,更离不开每一份托举梦想的温暖力量。(钱月祥、丁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