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访农民画家,晓艺术乡村

时间:2025-07-01 16:31:26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筑梦乡野”实践团队在秦安县叶堡乡石节子村开展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对石节子村民靳红强展开了深度采访和调查。

靳红强是一个特殊的小伙子,因患有先天疾病,二十五岁的他身高只有一米多点儿, 腿也不方便,要拄着拐杖走路,说话声音虽然很洪亮,但多数都难以听清。靳红强没上过学,一年级断断续续上了几次。因为疾病,他成了村里少有的留守青年,整天在村里闲逛,眼看着村里和自己同龄的朋友长大之后,出去上学、打工,至今还保持孩子模样的他变得越来越沉默。随着石节子艺术村庄的发展,靳红强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据村长介绍,有一次村里有人来教小朋友画画,红强一直跟在后面,要到了纸和笔就开始画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次看到村里来客人,他总是会主动去陪伴,分分钟和客人们打成一片。2018年过完春节之后,村里为红强举办了自己的画展。

红强是唯一留在村里的年轻人,由于先天的疾病以及特殊的环境,他是一个孤单的人。但是红强能将心中的爱、思念、希望、愤怒和不满等情感诉诸于画面,又能用绘画记录他的日常。他的情绪、思考、见闻得以直率、真挚、自由的表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石节子艺术村庄的发展也为红强带来了另一个出口。

石节子村原本是一个闭塞、贫瘠、缺水的小村庄,留在村庄的老弱妇孺们守着一亩三分地,操持着一年的生活,乡村的生活是困苦的。随着石节子的艺术项目不断继续、延展更多,更多的艺术家、艺术学院的学生来到村里写生,政府也开始介入,为村子带来切实的福利。2019年靳红强的作品在北京世纪坛展出,好几幅画被人收藏,红强挣了几千块钱。

据胡建强老师说,红强的画不是学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是他生命中固有的谁都无法教会的,他所看到所画的是单纯的,本能的世界,他清澈洁净的内心是一面镜子。他不会察言观色,不会迎合取悦他人,他喜欢与人交流不是语言是行动与表情;闲下来喜欢看电视剧,也喜欢经常串门,碰到别人家吃饭,饿了他不会拒绝,他不管你是领导是有钱人,是村里人还是老外,在他的眼里没有区别,画画的时候是认真的随意的无拘无束的。

前方道阻且艰,在千千万万个日益落寞的中国村落之中,石节子用艺术开辟出了一条特殊的道路。村民靳红强生活的蜕变,说明石节子还未成功但至少象征着希望。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童润洁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