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7月2日,佛山禅城的天空,蓝得像洗过一样,几缕白云悠悠飘着。就在这样一个晴朗的日子里,田蜜蜜公益社的伙伴们,和禅城启智学校的老师们一起,提着沉甸甸的爱心物资,敲开了6户特殊儿童的家门。他们有的因为身体原因,无法走进校园,只能依靠“送教上门”。我们这次来,不只是送东西,更是想用倾听、陪伴和实实在在的关心,告诉他们:“别怕,你们从来不是一个人。” 这份温暖,叫做“情暖童心,爱满人间”。
一、 出发:带着爱,走进他们的世界
在田蜜蜜,我们常说“爱”是牵起姻缘的红线;而今天,“爱”化身为一束束微光,努力照进那些被生活暂时困住的角落。志愿者们和启智学校的朱老师、苏老师、唐老师、彭老师一起,穿过禅城的大街小巷,只为把这份光,送到那些需要它的孩子和家庭心里。
二、 六个瞬间:生命在夹缝中绽放的光芒
1.窗边的画,爸爸的背脊
第一站,是彭爸爸的家。
17岁的小彭,患有唐氏综合征和严重的心脏问题,手脚无力,行动困难,上学成了遥不可及的梦。17年来,窗外的世界,是爸爸一次次把他背下楼才看到的。家里那扇小窗,就是他每天“看世界”的眼睛。我们带来了画笔和画纸。小彭一开始有点害羞,不敢动笔。志愿者轻轻画下一颗爱心,他的眼睛瞬间亮了!他拿起画笔,蘸满颜料,把爱心涂得五彩斑斓——那是他心里世界的颜色吧:朝阳的火红,远山的翠绿,溪流的湛蓝……
彭爸爸的头发,已经能看到不少银丝,背也有些弯了。可他还是坚持着,一次次弯下腰,背起儿子。他说:“就想多背他下去几次,让他摸摸真的树叶。” 那扇窗,锁着孩子无声的渴望;爸爸弯下的背,就是撑起孩子天空的、无声的山。
2.指尖下的世界,心中的远方
第二站,是浩浩的家。
16岁的浩浩,手脚不便,手指也不灵活,无法到校学习。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靠着自学,他掌握了英语和俄语,和志愿者珊珊流利地聊了起来,真让人佩服!他还在抖音分享学习心得,和粉丝交流,已经有了7000多粉丝。浩浩有个心愿:想要一台自己的电脑。他想自学编程,掌握一技之长,探索更广阔的数字世界。浩浩的礼貌和梦想,深深打动了我们。大家当场决定,以后要和他常联系,微信、电话多沟通,给他鼓劲,做他追梦路上的伙伴。多希望这份热忱能一直燃烧下去,让他成为自己想成为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3.瘦弱的身躯,母爱的长城
第三站,是住在5楼的罗妈妈家。
一进门,就看到堆满的纸巾、尿不湿和护理垫。10岁的小行,因为脑瘫,完全不能自理,静静地躺在客厅的木沙发上。
照顾这样的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苦可想而知。但罗妈妈脸上带着笑,乐观得让人心疼。她说:“你们能来,陪我说说话,我就很高兴了。” 说话间,她熟练地给小行按摩,平静地讲着每天的日常:打碎食物喂他,换尿布,抱上床做理疗……她还提到,小行有个姐姐,因为弟弟的病,一直不敢谈恋爱结婚,怕拖累别人。罗妈妈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女儿能放下包袱,为自己活一次,多交朋友。
小行是不幸的,却又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两个深深爱着他的人。罗妈妈的爱,是永不疲倦的守护;姐姐的爱,却像一座把自己困住的“围城”。除了物资,我们能不能也想想办法,帮帮这位小姐姐,让她也能走出自己的“围城”?
4.琪琪的笑容,奶奶的太阳
第四站,是钟爸爸家。
9岁的小琪,因为出生时左脑发育不良,左手变形,四肢也有问题,走路要扶着东西,上学也只能靠老师上门教些简单的发音。
可小琪的笑容,像向日葵一样灿烂!爸爸沉默地守护在一旁,奶奶爽朗的笑声像阳光一样充满屋子。奶奶说起小琪一点一滴的进步,眼里都是光。她说每天照顾孙女不觉得累,“小琪可是我捧在手心都怕化的宝贝啊!” 正是奶奶这份乐观,让小琪也长成了一个阳光女孩。家里条件普通,但当志愿者问奶奶有什么心愿时,她满足地说:“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 这份知足,像一束暖光,瞬间让我们的眼眶湿润了——那一刻,被温暖和照亮的,是我们自己。
5.6570个日夜,妈妈的名字叫“坚持”
第五站,是单亲的谢妈妈家。
门一开,18岁的小强因脑瘫像婴儿一样蜷在沙发角落。谢妈妈告诉我们:小强小时候发烧处理不当,导致了脑瘫,还伴有癫痫,智力只有1-2岁,不会说话,不能走路。雪上加霜的是,小强外婆在新冠中走了,外公又患尿毒症和癌症,她还得每天去医院照顾。她不在家时,只能把小强固定在床上。小强日夜颠倒,全靠带安眠成分的癫痫药入睡。谢妈妈每天的生活,就是盯着他、做流食、换尿布、擦洗……
家里有辅助站立的器械(需要两人操作)和轮椅,还有成箱的尿片。启智的彭老师说,以前谢妈妈力气大时还能抱小强下楼晒太阳,但今年一次也没能下去。癫痫、瘫痪、失语、亲人重病……谢妈妈独自扛了整整18年,6570个日夜!她心愿单上写的,全是小强需要的东西:矫正鞋、尿布……她是女儿,是妈妈,唯独没有时间做自己。除了物资,我们还能为她做些什么?怎样才能让这位负重前行的妈妈,也感受到一丝快乐?听完她的故事,心真的揪着疼。
6.“安全带”与眼里的星光
最后一站,是充满能量的潘妈妈家。
小江在妈妈肚子里时缺氧,导致神经受损,手脚无力,说话困难,只能靠轮椅生活。小时候还能抱能背,现在他长大了,潘妈妈也抱不动了。为了防止他乱动受伤,不得不用安全带固定住,脚也绑着。但一家人都很疼小江,他也能简单互动,心态特别好。潘妈妈从他出生就辞职在家照顾,还要定期带他去做昂贵的康复治疗,每次去医院孩子都特别抗拒。全家靠爸爸一人打工支撑,姐姐们一个刚结婚,一个还在读书。以前因为超生还被罚了8年分红,这两年才有点收入给孩子治病,亲戚朋友也常帮忙,一路走来太不容易。
小江的心愿很简单:想要一部手机,听听歌,刷刷抖音。潘妈妈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儿子能自己站起来走路。
潘妈妈的坚韧和责任,让人肃然起敬。生活的重担没有压垮她,也没有熄灭少年眼中对世界的好奇和光芒。走出这个家,我们心里沉甸甸的:原来,能自由行走、能健康活着,就是最大的福气啊!
三、 我们的心声:被爱震撼,被生命教育
“今天的经历,终生难忘。看到不同的人生,才更懂珍惜当下。能在田蜜蜜公益社做点事,是幸运,更是意义。”——志愿者:珊珊
我们是如此幸福,回程的时候我摸了一下自己的腿能走,看着窗外的阳光,一切我都觉得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事,都是他们所奢侈的事。今天的慰问工作,可能并不能帮到他们很多,但是孩子家长多次说感谢,让我们更加内心觉得沉重。感谢公司带给我们机会,用近距离感受什么叫【活着】【生命】—— 志愿者:方燕玲
“那一刻,看到孩子的身影,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意识到:健康无价,平安是福。原来,能自由行走、顺畅呼吸、好好吃饭——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就是生命最大的恩赐。 —— 志愿者:肖蓥
我想对所有爸爸妈妈说的:你先是你自己,然后才是任何人。请每位爸爸妈妈好好先爱自己,再爱孩子和家人,因为你才是孩子最重要的阳光。——志愿者:程嘉敏
结语:
“情暖童心,爱满人间”,不仅仅是一次送温暖的行程。它更像一次心灵的洗礼。田蜜蜜始终相信,爱是连接一切的桥梁——我们用专业搭建幸福的姻缘,也用真心点亮需要关怀的角落。
每一次敲开家门,我们都想传递一个信念:也许世界有时不够温柔,但请相信,你们值得被拥抱,永远不会孤单。
田蜜蜜公益社成员心声: 走过这六户家庭,看着父母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看着孩子们在困境中依然闪烁的光芒,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深刻地体会到——健康,是生命最无价的基石。拥有它,已是莫大的幸运与财富。 我们愿继续以爱为炬,照亮更多需要帮助的角落,也提醒更多人,珍惜这份看似平常却无比珍贵的馈赠。
关于田蜜蜜:
田蜜蜜不仅是婚恋行业的领航者,更是爱的传递者。我们用真诚和专业,成就美好姻缘;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立公益社,将温暖送到需要的地方。全国线下服务中心,专业红娘、情感顾问、形象团队随时待命,400热线倾听每一份心声,回应每一份期待。
特别感谢:
禅城启智学校: 朱老师、苏老师、唐老师、彭老师(及所有老师)
田蜜蜜公益社:
社长:程嘉敏
副社长:陈敏欣
佛山站长:姜沙欧
志愿者:付玉辉、杨艳萍、康娟、肖蓥、谭雅缘、刘映珊、陈月燕、李燕如、王艳金
特别鸣谢: 方燕玲、政企组
摄影: 蔡俊鑫、李泉乐、郭豪泓
文案: 小新、程嘉敏、肖蓥
校对:肖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