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夜雨初歇。河南省襄城县紫云镇的烟田里,空气混合着泥土与烟草的气息,一场与高温高湿赛跑的“护绿之战”,正随着露水的蒸发悄然铺开……
“昨天夜里下了场雨,今天大家必须赶在露水干前,把施肥喷药的配比、田间排水的要点向烟农们讲透,病害一旦形成,烟农半年的心血可就悬了。”一大早,紫云烟站站长何崇民的“冲锋令”打破了宁静,职工们深一脚浅一脚地扎进了烟田。
图为紫云烟站职工检查烟农调兑药剂喷施比例。张静摄
自入夏以来,襄城烟区连续多日高温天气,烟农们为烟株病虫害防治、提高免疫抗性已经殚精竭虑,但据气象局预报显示,近期气候急转,襄城县域本周将迎来雷阵雨天气,高温还未散去、高湿已经来临,烟株根系散热透气性不足,就容易滋生病害,给烟农们抗病保收带来不小的挑战。襄城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职工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一大早,技术骨干们就带着药剂物资和救助方案奔向了烟田。
“高温高湿最容易滋生病害,老叶一黄就成了病菌‘温床’,底脚叶不除,烟株就像人穿棉袄跑步,哪能长好?咱们必须抢在中午升温前清完,让烟株都能‘轻装上阵’!”紫云烟站生产专干李颂远蹲在地垄里,双手在烟株底部翻飞,一片片发黄的老叶被迅速清理、装袋、运出了田外。
“过去遇到病虫害,要么干着急,要么跟风打药,多了烧叶,少了无效。现在专干们不仅教科学配比,连清除底脚叶都亲自上阵,我这心里真是踏实!”种了十多年烟的张利刚感慨道。
“利刚哥,咱们县烟农群体大,以后要是我们赶不及给你解决问题,你就扫描‘金襄技’二维码,这里录得都有专家们讲解的视频和技术要点,比我还专业哩!”说话间,李专干招呼烟农们围到了一起。
图为紫云烟站职工们在烟田地头安装“金襄技”二维码。李颂远摄。
“这二维码里藏着‘六大法宝’:本周生产管理要点、高温病虫害防治指南、悦讲堂视频课、烘烤服务、气象预报和往期要点回顾,要是咱们技术要点遗忘了,随时扫码就能学!”李专干现场演示,手机扫码后,图文并茂的技术要点即刻呈现。
襄城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生产服务部主任郭道炜介绍,过去技术推广主要靠“集中培训+田间指导”,但烟农分散在各个村落,培训集中难度大,专干们也不可能24小时守在地里。“我们收集整理了烟叶生产当前及之后一个阶段里的技术要点,在农艺师的指导下录制短视频演示讲解,浓缩到‘金襄技’二维码里,让技术‘活’起来,下一步,我们计划把‘金襄技’内容拓展到小麦、红薯等融合作物,让科技服务像阳光雨露,洒遍更多田野。”
襄城烟田里的故事,不仅是科技服务下沉的缩影,更映照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当露珠在烟叶上凝成希望,当技术在烟垄间生根发芽,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烟农们丰收的期盼,更是科技与土地相拥、传统与创新共生的时代图景。你听,这方土地上每一片舒展的烟叶都在诉说:乡村振兴的密码,藏在基层工作者沾满泥土的鞋尖上,写在科技赋能的智慧里,更融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赤诚中。(曹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