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高校科技赋能“绿美广东”:湛江雷州古树守护行动成效显著

时间:2025-08-19 16:43:33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2025年7月12日至23日,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生态先锋·绿韵雷州古树守护队”深入湛江雷州市雷高镇、覃斗镇,围绕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响应‘双百行动’号召,通过古树数字化挂牌、土壤改良、病虫害治理等举措,完成8株国家三级保护古树挂牌、51株倒伏樱花加固作业、13亩凤凰木健康调查等10余项任务。作为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成果,此次行动为‘绿美广东’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雷高镇、覃斗镇古树资源丰富,但部分古树长期养护缺失、病虫害频发,面临生存危机。突击队联合村委,为8株国家三级保护古树建立“一树一档”数据库,检测树体空洞和根系损伤,制定复壮方案。山后村百年古榕因生长倾斜,有倒伏风险,团队通过“定向牵引法”修复气生根,可助古树3个月后树冠焕发生机。

7月15日,突击队开展气生根牵引助古榕树支撑和复壮。陈建怡 摄

雷州市流沙村13亩“青年林”凤凰木因土壤酸化,叶片黄化、长势偏弱。突击队团队通过生物炭泥混合技术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至2.1%,并辅以低毒农药控制虫害。目前,凤凰木长势较活动前明显好转,叶片损伤率从10%降至5%,农户对养护技术接受度提升。在流沙村,村民陈伯的龙眼树通过叶面肥追施,果粒更饱满、甜度提高,他感慨:“这叶子绿了,果子也甜了!”团队同步凤凰木养护技术培训,覆盖50余名农户,发放手册100余份。

7月16日,突击队开展土壤改良作业。黄静 摄

覃斗镇流沙村村容整洁度待提升,部分区域存在绿化带杂草未及时清理、行道树虫害隐患等问题。突击队开展村内500米绿化道路除草作业,对10余株行道树进行涂白处理,消除虫害隐患,提升整体环境品质。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团队与台风抢时间,连夜奋战8小时,完成约30平方米生态文化墙绘,融合“中国南珠第一村”历史文化和“青年林”凤凰木元素,将“珍珠养殖”“古树保护”等主题融入乡土场景。墙绘作品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生态课堂”,吸引游客打卡。村民感慨:“以前只知道种珍珠,现在才知道古树也是宝!”

7月19日,突击队连夜绘制生态文化墙绘。邓梅恩 摄

雷州市流沙村台风过境后,因水管爆裂导致青年林种植区排水不畅,积水严重威胁凤凰木根系健康。突击队针对51株倒伏樱花木开展加固作业,并示范1株复位扶正技术,同步开挖临时排水沟与原排水系统连通,缓解积水问题。行动期间,团队结合培训向村民讲解“树体支撑加固”“土壤改良”等实用技术。目前,积水区域水位下降70%,根系腐烂风险显著降低。在流沙村,村民尹伯协助搬运竹竿搭建临时支撑时感慨:“以前只会种地,现在懂点排水知识了!”。

7月20日,突击队复位樱花木倒伏木。梁宇轩 摄

在改善村容的同时,突击队联合两地村委同步推进生态法治教育,举办2场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累计发放“法治生态礼包”100余份,覆盖200余名村民。通过知识宣讲、案例解读剖析破坏生态行为的法律后果,设计“古树保护知识竞答”,以抢答积分兑换种子盆栽,吸引50余名青少年参与。活动中,村民黄叔因自家龙眼树影响通行曾打算砍伐,听完案例讲解对突击队说:“砍树要坐牢,还是留着吧!”此次行动通过互动式普法显著提升了村民法治意识。据后续回访,村民对古树保护法规知晓率达85%,为乡村生态法治建设注入新活力。

7月18日,村民参与林业普法宣传活动。陆嘉杰 摄

此次行动是“双百行动”与“绿美广东”建设的深度融合,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雷州样板”。未来,团队将持续跟踪古树复壮成效,探索“校地共建·生态共治”长效机制,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供稿:李樨 王嘉辉 黄健婷 周鹏 张均)

7月22日,突击队与王嘉辉队长、镇政府领导在青年林合影。张均 摄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