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中国石化江苏油田油服中心团支部精心组织“水、路、空”主题参观学习活动,带领新员工们沉浸式感受油服魅力与担当,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
乘“飞鱼”赏水乡油田,感悟独特风光
聚焦“苏油水韵”。新员工们乘坐“飞鱼”,穿行于纵横交错的水道间,两岸的抽油机与水乡风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水乡油田画卷”。
大家一边聆听船驾班师傅讲述历年惊心动魄又可歌可泣的抗洪抢险故事,“十三光头战卞杨”的故事让大家为之动容,将抗洪精神发扬光大,在与洪水的较量中,做到责任落实有“力度”、重点防御有“深度”、专项管控有“强度”、应急抢险有“速度”,一边用镜头记录下这份兼具工业力量与自然之美的独特景致,深刻体会到水乡油田的美丽风光以及油田开发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进基层当奋斗者,汲取实干力量
在“路”之篇中,新员工们走进中心各基层单位生产现场。从曹庄变电所到集控中心,从油区一线到设备仓库,新员工们近距离观察生产流程、了解设备作用,更与扎根一线多年的前辈们面对面交流。
前辈们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在工作岗位上的奋斗故事、实操经验以及对油服工作“两个服务”的深刻理解。11个“士兵”守护1000多口油水井的石油小兵班组;素面朝天,却为井场“描眉画黛”的巾帼女将;有铁塔银线间跃动的红色音符保电人;有与沟壑为伍,与水泥为伴的青年先锋……他们用行动诠释初心,教会新员工们“忠诚、实干、争先、共赢”的油服企业文化,助他们早日成长为新一代“油服奋斗者”。
观新能源项目,立志做“迎风青年”
新员工们来到真110“风、光、储”一体化建设现场,感受油服中心在“空”——新能源领域的探索与突破。作为油田新能源产业的“领头羊”,油服中心在新能源建设、服务绿色发展中勇立潮头。风机、光伏的建设运维,储能电站的绿色高效,集控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为油田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目前,以自建自用、属地消纳为目标,利用闲置井场已经建成11台“大风车”,装机总量37兆瓦。利用井场空地、房间屋顶、鱼塘水面,已经建成186座光伏电站,光伏板总面积近21.5万平方米,装机总量47.37兆瓦,新员工们备受鼓舞,纷纷表示要以“迎风青年”的姿态,积极投身新能源业务,为江苏油田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