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润山海,诗耀新城。8月20日,铁门关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内诗香氤氲、掌声雷动,第二师铁门关市“绿原杯”第二届诗词大会总决赛在此激情落幕。这场跨越山海的诗词盛宴,以最炽热的文化激情,为观众献上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巅峰对决。
本届诗词大会由铁门关市人民政府、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河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自启动以来便掀起了“全民诵诗”热潮,线上线下双渠道参与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大赛采取“双冠军”赛制,分设青衿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和云帆组(大学生及社会人群)两场大战,以“线上+线下”双线并进模式掀起全民诗词狂欢。从线上海选的初露锋芒到半决赛现场的强强厮杀,最终20名优秀选手突出重围,会师总决赛巅峰赛场。
决赛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非凡。赛场上,选手们或胸有成竹思接千载,或振臂而起破题如剑。诗词填空字字精准,名句接龙一音未落一音又起,衔接得密不透风;情景运用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线索分析如抽丝剥茧,层层见真章;抢答环节更是上演诗词版“速度与激情”,胜负只在指尖跃动的毫秒之间!
当“大漠飞花·状元争霸”的战鼓擂响,全场观众屏息凝神,目光如炬地关注着赛场上的情况。两组冠军候选人妙语连珠,你来我往,诗句在唇齿之间迸溅出火星,将现场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场下观众喝彩、欢呼的声浪此起彼伏。
观众闫维佳观看比赛后说:“我惊艳于青衿组小选手的知识储备,让我产生了非常浓烈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这场盛会给了我主动学习诗词的动力,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有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观众曾梓奇同样感叹道:“能够现场观看本届诗词大会的决赛我感到十分荣幸,来自祖国各地的选手,无论是青衿组的小朋友,还是云帆组的成年人,同台竞技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经过6轮激烈角逐,最终青衿组和云帆组的冠、亚、季军和诗词达人各归其主。江浚哲、范铭瑞、江鸣谦凭借扎实的诗词基础和出色的现场发挥,分别夺得了青衿组的冠军、亚军、季军;马心怡、姚克中、张俊慧则在云帆组的比赛中脱颖而出,将冠军、亚军、季军殊荣收入囊中。当颁奖音乐响彻全场,获奖选手们手捧奖杯欢呼雀跃,现场掌声如潮水般奔涌,为这场巅峰对决画上圆满的句号。
来自北京的参赛选手马心怡获得本届诗词大会云帆组冠军,她激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铁门关市参加诗词大会,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三次诗词比赛,从海选到决赛,我这一路走来可谓一波三折、险象环生。今天能够取得冠军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鼓励,接下来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诗词文化和古典文学知识,明年我还会再来参赛。”
青衿组冠军江浚哲是来自浙江杭州的诗词少年,今年10岁的他已经在多场诗词比赛中摘得桂冠,他说:“很荣幸拿到了这次比赛的冠军,在赛场上跟其他选手同台竞技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铁门关,希望下一次还能来这参加诗词大会,再拿一个好成绩。”
本届诗词大会在首届基础上全面升级,赛事赛程优化让对决更具悬念,线上线下互动让激情无限延伸。新增的“云上千人团”使千万观众在线同步答题,赛场内外同频共振,让诗词的魅力穿透屏幕,直抵人心,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同时,组委会在大会前期先后策划开展了“铁门关·我为你写诗”“铁门关·我为你画诗”“诗意寻踪行”等系列诗词活动,全面营造了线上线下联动、全民广泛参与的活动氛围。本届诗词大会自今年5月份启动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线上海选、线上晋级赛、线下半决赛和决赛,来自全国各地近3万名诗词爱好者一路相伴,共同成就了这场诗词盛宴。
赛后,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李天飞评论道:“这次大赛从组织和选手表现来说都是可圈可点的,组织非常严密、前后衔接流畅,题目设置也是从浅入深,体现了非常高的学术性。”
以诗词为媒介,可通古今;以文化为纽带,能聚人心。铁门关诗词大会是“小切口”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实施文化润疆的全新探索,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是二师铁门关市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赛事。未来,围绕着力彰显兵团发展先进文化示范区功能作用,开放自信讲好新时代兵团故事,加快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军垦文化名城,二师铁门关市将继续以诗词为笔,以文化为墨,加力打造铁门关诗词大会等文化新IP,持续擦亮“边塞诗城”城市名片,让军垦文化名城的光芒在中华文脉中永远闪耀。
此次决赛,央视频、新华社现场云、新浪新闻、腾讯视频以及新疆广播电视台、河北广播电视台、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日报社、河北保定新闻传媒中心、巴州各县市融媒体中心、兵团各师市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平台对现场盛况进行网络直播,全网1516万余人通过各类平台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