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促进学生们对“中国卡通艺术与日本卡通艺术”的了解,宁波大学特邀请中国当代潮流艺术家张晓东老师,在艺术楼报告厅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以“卡通艺术”为主题的讲座。
讲座伊始,张晓东老师借自己求学时的所见所感,对“卡通艺术”的发展作了自己的见解。张晓东由此提出:艺术更应该是轻松和纯净的,融入大众的文化,而不仅仅是严肃的艺术。作为中国第一代潮流艺术家,他在潮流艺术领域具有代表性,并对中国潮流艺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其作品在海内外举办个展和联展近百次。主要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瑞士伯尔尼美术馆,香港M+美术馆、乌利希克收藏、日本APA画廊、日本白田画廊、中国对外友协艺术院、日本驻华大使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张晓东曾获得过“铅笔艺术达人”的称号。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晓东是较早以卡通美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艺术家之一,也以卡通形式艺术创作闻名。2000年,张晓东举办首次以卡通形式为主的个展,成为中国较早一批以该形式亮相国际展览的艺术家之一。2007年,他在北京通州参与多个公共艺术项目,其中包括当时规模较大的户外卡通公共艺术装置。2008年,他设计的北京月亮河艺术餐船成为中国首个户外大型卡通公共艺术装置,该作品中的“龙娃”形象后被第三届文博会动漫美学创意产业国际论坛采用为徽标。
张晓东后续也提出“潮玩主义”理念,关注卡通艺术与大众文化的融合。其作品尝试从全球化视角呈现中国文化元素,并通过卡通语言进行表达。他的艺术实践扩展了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被认为对中国潮流艺术的兴起具有推动作用。
张晓东老师讲到他在创作的过程中,在制作形式和表现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创造性突破。一直从事绘画的他,在创作“大款猫系列”的过程中,把装置与绘画结合在一起,美其名曰“装置绘画”。现在,“大款猫系列”基本上还都是在画面上呈现三维的空间。张晓东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的可爱文化”这一理念。其创立的快乐公社也在同年被北京市授予动漫美学基地。
张晓东融合卡通美学,把中国的龙设计成更加亲民的卡通形象"龙娃"。在“龙娃”形象的设计过程中,张晓东参与了从草图构思、细节修改到三维建模及泥塑造型的全流程。由于当时3D制图难度很大,设计师对三维软件操作也并不熟悉,他亲自与技术人员协作完成了建模工作,并亲手完成了泥稿的塑形,耗时整整一周。该"龙娃"形象也被第三届文博会动漫美学创意产业国际论坛征为徽标。
讲座末尾,张晓东老师寄语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留意漫画卡通作品,学习感悟其创作方法,表现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