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热点评论>正文

国际专家探秘中国长城金石文化艺术馆 共话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时间:2025-05-14 14:20:48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5月13日,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在北京延庆区盛大开幕。借此契机,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纽卡斯尔大学景观中心创始人Samuel Charles Turner,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哈德良长城合作委员会委员Robert Michael Collins,以及圣安德鲁斯大学研究员、圣安德鲁斯释光研究室主任Timothy Charles Kinnaird等国际知名专家,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与北京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长城保护研究专家尚珩老师的陪同下,专程到访中国长城金石文化艺术馆,开启了一段充满文化魅力与学术碰撞的奇妙之旅。

专家一行抵达长城金石文化艺术馆后,受到了馆长李春宇的热情接待。在李春宇的引导与详细讲解下,专家们漫步于馆内各个展区。

馆内陈列的众多与长城相关的金石文物,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每一件都诉说着长城过往的辉煌与沧桑,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长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古老的碑刻,还是镌刻着岁月痕迹的金石器具,都令专家们驻足凝视、赞叹不已,大家纷纷为中国悠久灿烂的长城文化所折服。

李春宇介绍,中国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传拓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用传统技艺来保护和传播世界文化遗产。既是以活态传承延续千年文明脉络,将砖石沟壑间的历史痕迹转化为可留存的文化印记;也是以传统文化对话世界文明,通过拓片承载的文化符号,跨越时空传递长城蕴含的民族精神,推动文化遗产在创新传承中焕发新生,实现非遗与世界遗产的双向赋能 。

参观过程中,为让国际专家们更深入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李春宇馆长特别安排了中国非遗传拓技艺的体验环节。拓片技艺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技艺,能将金石器物上的文字、图案等信息,以墨拓的方式复制下来,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非遗技艺传承人李春宇的指导下,三位专家亲手拿起传拓工具,小心翼翼地尝试传拓。从铺纸到上墨,每一个步骤都全神贯注。尽管初次体验略显生疏,但随着操作的推进,专家们逐渐掌握要领,最终成功完成了自己的拓片作品。看着亲手制作的拓片,专家们难掩兴奋与喜悦,对传拓技艺的精妙和中国工匠的智慧表达了由衷的钦佩。

(左一)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纽卡斯尔大学景观中心创始人——Samuel Charles Turner(左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哈德良长城合作委员会委员——Robert Michael Collins

(右一)圣安德鲁斯大学研究员、圣安德鲁斯释光研究室主任——Timothy Charles Kinnaird

(右二)中国长城金石文化艺术馆馆长 北京金石传拓文化艺术中心创始人 李春宇

此次参观交流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国际间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领域的深度对话。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和北京考古研究院长城保护研究专家尚珩老师,与国际专家们就长城的保护现状、研究方法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哈德良长城合作委员会委员——Robert Michael Collins

图片提供:董旭明

大家分享了各自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经验与见解,同时也针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交换了意见。英国专家们结合哈德良长城的保护与研究经验,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和建议;而中国专家则以长城金石文化艺术馆的文物研究和保护实践为例,展示了中国在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创新成果和积极探索。双方一致认为,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对于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

此次国际专家到访中国长城金石文化艺术馆,不仅搭建了一座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也为中国长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共同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活动,让长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价值 。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