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营职业学院多措并举,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14名参加技能大赛获全国一等奖的毕业生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录用,实现高端就业;学校培养的创新创业典型连续六届被评为“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山东优秀大学生创业者”。在“全国大学生返乡创业十强”、“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评比中,涌现出10多名有全国影响力的就业创业典型。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团支部获评“全国活力团支部”,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被评为“全国百优社团”。
据悉,东营职业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充分落实“一把手”工程,建立“领导主抓、部门统筹、学院主体、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全力以赴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学校进一步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就业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东营职业学院紧紧围绕服务于区域经济,探索全过程全覆盖的就业指导发展路径,以课堂教育、创新创业、网络新媒体等就业工作三个平台,围绕就业政策宣传、就业精准帮扶、社会招聘推荐、职业生涯规划等四项服务,全力促进毕业生顺利、高质量就业。
育人为宗旨,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学校注重对学生长远发展和终身职业规划的指导,除了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之外,还成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室、就业创业实训室、职业创新及培训服务工作站等,2024年启动的山东省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建设试点,东营职业学院入围22所试点单位。学校坚持“岗课赛证创”融通,以“1+x”和国省级比赛为抓手,动员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创业大赛、全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赛事,通过参赛对未来就业创业提前进行规划,不断提高师生创新创业水平和能力。同时,学校与企业合作搭建30个就业创业实践实训平台,与企业精准对接,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及企业用人要求,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及时精准服务就业
学校主动拓宽就业信息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就业+互联网”培育模式,根据毕业生个性特点进行智能化职业匹配,搭建东营职业学院就业创业信息网和“东职就业”微信服务号,及时为毕业生推送就业创业政策、职业规划指导、岗位招聘信息等,实现就业信息实时推送,零距离对接。
访企拓岗促就业,开拓就业渠道
根据教育部访企拓校促就业的专项工作安排,学校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实施,结合“百家机关、千家企业、万名校友走进东职”活动,开展访企拓岗就业专项行动:一是通过校企联动,校领导带队赴多家企业走访对接;二是产教融合,院系围绕学科专业精准开展访企拓岗。学校整合地域单位并签订就业创业基地协议、招聘协议、战略合作协议,搭建就业桥梁,积极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招聘供需对接,就业有市场
学校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促进并重,充分挖掘就业渠道,以网络招聘市场为主体,加强对校园招聘活动的管理与监督,支持山东省内各县区企业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实施校园专场招聘、宣讲活动,推进校园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的常规化、规范化、专业化。
注重分类帮扶,确保学生就业
学校充分认识就业工作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关注家庭困难、心理问题、学业困难等群体学生的就业情况,开展“一生一策”“一生一师”帮扶,确保他们100%就业。(刘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