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这个充满活力与挑战的新时代,雷锋精神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依然在我们的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校园文化这一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领域,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校园是青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塑造他们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雷锋精神;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雷锋精神内涵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主义道德在当代社会的集中体现。雷锋精神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革命传统的基础上,把雷锋的名字与模范行为联系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内在联系。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党的优良传统、雷锋个人品德等共同构成的道德体系,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集中体现。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雷锋精神进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雷锋精神的第一个方面是热爱党,他认为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做一个对党有用的人,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雷锋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雷锋的一生都在践行着党的宗旨,把党比作母亲,为党做贡献是他一生唯一目标。他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党看做自己心中永远不灭的明灯。正是因为雷锋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所以他在工作中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为人谦和;在对待同志方面大公无私、不计得失;在工作方面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体现了对党的无限忠诚。雷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怀,把祖国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是为了能够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而奉献自己一切力量。雷锋作为一名普通战士,能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是因为他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有着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雷锋同志从小就喜欢帮助别人,他把这视为自己的责任,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同志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在生活中将自己所有精力都用在了为人民服务上。因此,我们要以雷锋为榜样,学习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一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树立远大理想,在学习中不断地向先进人物看齐,不断地向榜样学习,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在生活中要做到勤俭节约、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等,这样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共产主义道德在当代社会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共产主义道德在新时代发展和进步所形成的精神动力。
(三)勤奋好学、刻苦钻研
雷锋始终以“钉子”精神,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刻苦学习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知识,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雷锋“对待工作有一种极端的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也非常注意保持自己的先进模范作用。在生活中他衣着朴素,从不讲究吃穿,以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他是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学习上雷锋十分勤奋。雷锋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他每天晚上学习到深夜才休息,早上6点起床后又去帮助别人学习。雷锋把自己当作是一块“海绵”,不断吸收着知识的“水分”,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四)团结友爱、助人为乐
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作风是分不开的。雷锋在少年时代就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精神的人,他把自己的书籍和衣服都捐给了村里的小学,他还经常帮助那些生病的人们,是大家心中的好榜样。在雷锋参军之后,他也一直秉持着“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这一理念,经常利用节假日时间帮助其他人解决困难。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雷锋在入伍之后,由于表现出色,得到了部队领导和战友们的一致好评,他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雷锋是一个热心肠、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的人,他经常帮助那些困难群众和学校里有需要帮助的人。他曾经给自己的哥哥写信说:“你已经参加革命工作了,应该要为人民服务。我现在也已经参加工作了,在工作中我要多学本领,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贡献给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雷锋精神所展现出来的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等精神是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在新时代社会中,我们要发扬雷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团结互助、乐于助人。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普遍缺少爱心和奉献精神,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发扬雷锋精神。只有当每个人都充满爱心和奉献精神时,才能让整个社会充满温暖和阳光。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中重要体现形式之一。
二、新时代雷锋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文化修养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雷锋精神中所蕴含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等思想和行为准则,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相符合。因此,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和感染,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有利于弘扬雷锋精神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雷锋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最好、最直接、最生动地体现。再次,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学校是传播知识与思想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大学校园里,各种先进文化、优秀思想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各种主流思想观念通过学校这个平台向学生传播、渗透、影响。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从而增强其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及成果所蕴含精神价值的认同感。
(一)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时代精神和中国风格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创新雷锋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一方面,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影响着个人自身成长,也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得到深入贯彻和落实。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出现了社会结构变化、社会思想观念变化等新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价值观多元化、文化多元并存等多种价值观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创新雷锋精神,能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蕴含的优秀思想和品质,并将其作为行动指南和价值导向。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创新雷锋精神还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
(二)弘扬雷锋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它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核贯穿于其中。同时,它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高校通过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能够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应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其在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同时,高校还应将雷锋精神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接受雷锋精神的熏陶和洗礼。
其次,高校通过弘扬雷锋精神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将雷锋精神融入其中,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三)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其中,“奉献”是雷锋精神的灵魂,“友爱”是雷锋精神的基石,“互助”是雷锋精神的活力。大学生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把个人追求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中,才能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地奋斗相结合,才能真正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要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祖国更加需要、人民更加期待的伟大事业中去,努力成为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发展潮流所需要的人。因此,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早日实现。
(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及成果所蕴含精神价值的认同感
大学校园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中地,同时也是人类文明成果传播和创新的主要阵地。大学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整体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是整个校园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生精神世界、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实践活动的总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及成果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和品质,而这些优秀思想和品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大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和品质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并因此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将雷锋精神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将雷锋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大学生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亲身参与来体验和感受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伟大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并以此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从而自觉地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去。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及成果所蕴含精神价值的认同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三、新时代雷锋精神在高校的传承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因此在新时代高校中传承和创新雷锋精神是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校中,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创新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代大学生的雷锋精神传承意识不强,对雷锋精神的重视程度不够。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先进群体,其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水平都比较高,他们有着较强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在思想政治上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宣传雷锋精神。但是当前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他们缺乏对雷锋精神的重视,对雷锋精神没有科学、合理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学习上不能持之以恒,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第二,在生活中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
第三,在学习上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其次,高校在开展雷锋精神教育活动时缺乏创新意识,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没有进行有效的改变和创新。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但大多都是在宣传雷锋精神和开展学雷锋活动等方面进行展开。这种宣传方式主要是通过新闻、报刊、网络等方式进行宣传的,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因此,高校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时要善于将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进行创新和改造。
最后,当前我国高校对雷锋精神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的。高校开展课堂教学时要将雷锋精神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对雷锋精神有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将课堂教学仅仅当作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和途径,这种做法过于片面化。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结合社会实际对雷锋精神进行分析和解读,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和自身生活联系起来。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
四、新时代雷锋精神在高校的创新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创新雷锋精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要创新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将雷锋精神的内涵更加准确、深刻地传达给学生们;其次,要在传承雷锋精神的过程中融入新时代的内容,使其更加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最后,要积极创新高校的育人理念,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传承雷锋精神。
一是在高校中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雷锋精神的熏陶,使其将雷锋精神融入自身的日常生活中。
二是积极发挥学生组织在雷锋精神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传承和创新雷锋精神,让更多同学参与进来。
三是将校园文化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构建网上学习平台和交流平台,打造网络教育资源库。
四是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校园文化活动与新媒体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使其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更好地传承和创新雷锋精神。
五是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平台,进一步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六是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结语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有效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能够让大学生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使雷锋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传承和创新。通过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使大学生将学雷锋活动与个人发展、社会发展相结合,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人生历练。高校应努力搭建各种平台,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通过对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进行设计与改造,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的机会。同时,高校要积极探索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加强对雷锋精神的宣传与弘扬,进而有效地发挥新媒体在高校雷锋精神宣传教育中的作用。高校要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当代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雷锋精神。总之,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加强对雷锋精神的弘扬与传承。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张荆、李康
参考文献
[1] 徐晓东,李睿,陈艳萍,等.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教改实践研究[J].秦智, 2023(2):0115-0117.
[2] 石佳,刘美彤.新时代辽宁省高校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有效途径研究——以S校雷锋商社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 2019.DOI:CNKI:SUN:XDJZ.0.2019-02-408.
[3] 石佳,刘美彤.新时代辽宁省高校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有效途径研究——以S校雷锋商社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 2019(2).
[4] 王雪,孙秀华.新时代高校推进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 032(014):86-87.
[5] 宿燕琴.浅谈新时期高校雷锋精神的传播路径[C]//雷锋精神的时代观照——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2013.
[6] 陈治芳,李仁全.新时代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价值,挑战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 2019(41):2.DOI:CNKI:SUN:JYJU.0.2019-4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