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西安文理学院“薪德青志”实践团:传承红色基因,讲颂时代精神

时间:2024-07-27 22:21:20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普及红色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与弘扬,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西安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薪德青志”实践团踏上了前往蓝田县厚镇王咀头村的征途。怀揣着青春梦想与责任感的青年学子,以教育扶贫、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国家政策为导向,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让新时代的思想之光在乡村的田野间熠熠生辉。

支教启智播希望 美育同行绘青春

成员们穿梭于田间地头与简陋校舍之间,用爱心与耐心搭建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他们深入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通过实践教学创新改革,提升了乡村的教育质量,为乡村孩子们的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在课堂上,成员们不仅传授基础学科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引入项目式学习、探究式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围绕“童心绘红韵”这一主题,志愿者们鼓励孩子们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对红色文化的敬仰与向往。孩子们在画布上挥洒自如,用色彩斑斓的线条和图案勾勒出心中的“红色”,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有的以“铭记历史 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现了孩子们与祖国共同成长的美好瞬间;有的则巧妙围绕“学党史,颂党恩”的脉络展开,通过书信传递了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与感恩之情;还有的则通过“我心中的党,祖国的壮丽画卷”的剪纸,勾勒出对党的无限敬仰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向往。每一抹色彩、每一笔线条,都饱含着对祖国繁荣昌盛的自豪与期待,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怀与美好愿景。

学史力行润心田 爱国教育唤初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信息工程学院“薪德青志”宣讲团化身思想的传播者和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以红色主题教育为灵魂,向孩子们讲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壮丽征程,深刻诠释了红色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这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传承,激励着年轻一代珍惜当下,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薪德青志”宣讲团的成员们深知,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他们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用村民们易于接受的语言,娓娓道来。从南湖红船的启航,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从抗日战争的烽火连天,到解放战争的波澜壮阔;再到新中国成立的辉煌时刻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每一个历史节点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激发了村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这些故事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村民们的生活和追求,激发了他们内心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这不仅是对“学史增信、学史崇德”要求的生动实践,更是对村民思想的一次全面洗礼和升华,它让红色基因在乡村大地深深扎根,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青春行动暖乡间 振兴使命共担当

成员们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责任深入乡村,用多元化的实际行动为村民送去温暖与帮助,让实事真正惠及民生,温暖人心。他们走进孤寡老党员的家中,用陪伴驱散孤独,与老人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红色故事,分享生活的点滴,让老人的心中重新充满了阳光与温暖。

在田野间,成员们挽起袖子,拿起农具,与村民们一同忙碌在田间地头。他们帮助村民干农活,除草、施肥、收割,每一项工作都做得认真细致,赢得了村民们的赞誉与感激。针对乡村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实践团特别推出了“智慧助老”行动。他们耐心指导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教授他们如何上网、视频通话、移动支付等基本技能,让老年人也能享受到数字时代的便利与乐趣,也促进了代际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在村落间,一场场以“青春力量携手红色精神,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为题的宣讲会,点燃了村民们心中的爱国之火,汇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成员们结合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乡村振兴的战略构想与深刻内涵。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让村民们深刻感受到了新时代农村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无限可能。

青春在磨砺中绽放光彩,人生在不懈奋斗中得以升华。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薪德青志”宣讲团的成员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践行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本次为期两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青春岁月中一场深刻的历练,更是他们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民的生动实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上,青年们要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继续以青春之名,践行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文字编辑:任钰嘉)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