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利剑护蕾:与法“童”行 护航成长

时间:2024-08-26 16:40:44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播一粒法治种子,育一方法治心田。为进一步提升辖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棕树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主动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多方参与、多维施策、多元载体”的普法模式,以“看得见的载体”实现“看不见的教化”,不断织密未成年人成长关爱网,推动法治教育走深走实。

多方参与,扩大普法覆盖面

棕树营街道充分发挥协同联动作用,联合普法队、司法所、社区等部门举办“法治+禁毒”巡回课堂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积极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共建共治共享,变“单兵作战”为“齐抓共管”,以法治教育为依托,更好地推进未成年人普法活动实质化、常态化开展。

多维施策,上好校园法治课

针对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学生群体、重点宣传课题等,棕树营街道联合学校、普法队,精心安排普法内容,巧妙设计普法环节,陆续开展法治新学期、法治暑期行等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让未成年人在关键时间节点把准人生方向,系好青少年的第一颗“法治纽扣”。

炎炎夏日,暑假普法“不打烊”。棕树营街道南区社区以“儿童之家”夏令营为平台,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未成年人保护法》之社会保护”宣讲活动。

听不见爱不变,双语普法显关爱。对于辖区内的聋哑学生,棕树营街道在昆明市盲哑学校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 与法同行伴成长”普法讲座时,专门安排专业的手语老师对普法内容进行实时同步翻译。

多元载体,开辟普法新途径

棕树营街道以丰富普法形式体验、开展互动性普法为抓手,在北区社区民俗体验馆开展“小北”暑假课堂——非遗传承进社区”瓦猫泥塑亲子普法活动,组织学生、家长共同学法。瓦猫,作为云南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背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非遗与普法的结合,不仅丰富辖区儿童的假期文化生活,加强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感受到了法治的力量与魅力。

在云南省残疾儿童康复学校开展普法强基进校园活动时,棕树营街道以实地参访、趣味互动、模拟法庭、以案释法等形式宣传普及法律法规知识,让师生们全面了解诉讼程序的构建与运行。

在昆五中举办普法进校园活动时,街道巧借艺术节东风,在文艺汇演中穿插普法有奖知识竞答环节,激发了青少年的学法热情,让其在欢快愉悦的过程中提高了法律意识。

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下一步,棕树营街道将继续践行未成年人普法保护职责,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工作,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手段,打好普法进校园宣传“组合拳”,全面助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为辖内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筑牢安全防护墙,让未成年人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