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呈快速增长势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中国标准化发展年度报告(2023年)》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供给比例达40%左右。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位于全国领先地位,2023年,上海市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
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沪上银行主动服务国家和地区战略,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加大资金支持等方式,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金融改革,提升服务效率
发展新兴产业意味着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摆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针对新兴产业特点,银行业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改革,通过搭建科创金融生态圈、推出线上标准化产品等方式,提升服务新兴产业的效率和便捷性。
南京银行上海分行设立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打造科创金融生态圈,持续科创金融专营模式建设工作;创新“小股权+大债权”以“私募股权基金+银行信贷投放+资源整合赋能”全方位支持企业高速发展;搭建沪上金融生态圈,以“搭平台、享资源、促融合”为核心主旨,实现科技链、资源链、金融链三链融合,助力科创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金桥资本发布会近日在上海浦东举办,会上,南京银行“政银园投”基金金桥试点方案正式发布,并成立“金桥科技产业早期基金”,标志着该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再次升级。据了解,“金桥科技产业早期基金”是南京银行在上海地区打造的首支“政银园投”基金,基金规模1.105亿元,重点投资金桥片区新通信、智能造、未来车三大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耐心资本、长期资本。
资金扶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伴随科技创新发展,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和扩散,催生了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形成一系列新兴的细分产业。为更好地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金融业积极推动产品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通过高质量金融服务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2024年5月,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助力智慧天网一号01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智慧天网创新工程全面落地实施迈出了关键第一步。智慧天网创新工程是由上海市设立的科技重大专项工程,所属的卫星研制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长周期的行业,金融对其的支持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此次火箭运载采购合同顺利执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营业部协助设计个性化履约保函方案,该方案既满足了交易对手收款方式及时间节点要求,也为工程牵头企业定制了资金支付及组合配置方案,提升企业资金运用效率,保证工程顺利运转。
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切实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推动产品创新,推出“专精特新企业贷”“专精特新巨人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持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满足战略新兴产业多元化金融需求。
思路迪生物医学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医学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基因检测试剂盒类诊断试剂、临床检验分析仪器的研发和生产。2024年1月,该企业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基于外泌体技术的卵巢癌体外诊断产品泌思优TM获批上市,使我国在外泌体技术临床研究和转化领域迈进全球领先地位。
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精准把握客户资金需求,为其提供能够充分满足需求的中长期制造业贷款。客户表示,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的金融支持让企业倍感信心,授信资金将用于日常经营。此笔业务的落地,是分支行精准发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又一体现。
助力海外拓展,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紧抓上海市政府鼓励符合条件的新经济红筹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的机遇,为拥有多项专利的某医疗器械行业红筹企业提供架构重建方案,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该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心血管领域创新型平台型医疗器械企业,拥有已授权一百余项PCT专利,在中国、中东和欧洲均设有研发中心,已搭建完整的红筹架构准备赴境外上市。考虑到近几年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境外融资渠道和方式的影响,企业希望拓展境内新的融资渠道助其海外业务发展。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获悉此情况后,全面梳理客户需求,与行政机构及监管部门积极沟通,设计跨境架构重建服务方案,帮助该公司转向境内上市,拓展融资新通途助力海外发展,融入全球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