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山东威海高区警方侦破利用“中信保”国际贸易业务漏洞实施合同诈骗案件

时间:2024-10-15 09:59:42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有人给我公司放出国外订单,我公司完成订单出口贸易以后,现在人跑了,联系不上了,我公司要报案!”……接到被害公司报案后,威海市公安局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高度重视,分局经侦大队成立专案组,迅速开展涉案账户冻结、轨迹分析、堵截抓捕等工作,逐步揭开利用“中

信保”国际贸易漏洞实施合同诈骗案件的神秘面纱。

2016年至2018年间,犯罪嫌疑人周某东利用自己熟悉纺织行业产品出口流程,专门挑选具备国际贸易背景的公司下手,瞄准企业高管,释放小额订单,果断完成订单。获取对方信任后,冒充两家美国客户Hillard Trading IN、Samsung C&T Anerica,INC的身份,先后与威海某某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多份《服装销售合同》,金额共计676860.6美元,公司按照周某东指定的面料商采购、生产、发货后,周某东仅通过离岸账户支付该公司119106.6美元货款后,以国外客户失联为由拒绝履行合同支付货款,给公司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民警在侦办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利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信保”)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信息不透明,凭借“中信保”的信用额度证明、自身对服装出口业务的熟识程度,冒充国外客户与生产企业签订大额订单合同、指定生产企业高价采购原材料、骗取发货后指定货运代理完成出口报关,得逞后诱导被害人骗取保险理赔等方式,顺利地完成了一场“上游骗出口、下游骗回扣”两头骗的犯罪行为。欺骗手段隐藏于采购、生产、销售、出口一系列环节当中,不容易被发现,一旦被骗,无论采取民事还是刑事等手段都会面临损失无法挽回的局面,尤其是刑事调查取证过程中难于证实“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企业最终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经过缜密侦查,山东威海经侦部门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周某东,破获该起利用中信保实施合同诈骗案件。2024年7月23日,周某东因犯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

针对该类犯罪手段,民警建议加强企业内部人员自身管理,严格把控采购、生产、销售、出口各链条中工作人员操作规程,坚决杜绝为谋求国内国际订单,违反操作规程,不核实订单真实性、不核实客户身份、不与客户正面沟通,简单依赖“微信、邮件”进行沟通等非常规工序操作订单。同时,采取“警企”“警险”联合手段,企业一旦发现出口过程中报关、保险任何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疑点,及时报警,方便公安机关及时查控货物,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张燕青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