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点亮文旅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画家画武义盛大开幕
2025年4月15日,由浙江武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武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武义西林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京艺报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中国艺术报道编辑部、艺术视野编辑部协办的“文化中国行 点亮文旅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中国画家画武义”活动盛大开幕。18日,中国画家画武义展览开幕式在武义西林德艺术中心举行。
青山如黛,繁花似锦,一场以艺术之名奏响乡村振兴乐章的盛会如约而至。十位画家以笔墨为媒描绘山乡新貌,为武义乡村振兴注入艺术力量。画家们深入到牛头山、延福寺、俞源、花田、郭洞等武义文旅地标开展采风创作。通过绘画写生,展现“温泉之城”的灵秀山水,牛头山的巍峨雄奇、延福寺的古朴庄严,俞源古村神秘的太极星象布局、花田美地里花海与城堡浪漫的春日气息、郭洞古村的青砖黛瓦、在艺术家笔下化作跃动的艺术符号,形成独具辨识度的“武义印象”。
采风写生现场一
16日画家一行来到牛头山采风写生。牛头山海拔1560米,为“金华八婺第一峰”,这里峰峦叠嶂,断崖、峭壁、险壑错综有致。溪水终年不断,水质纯净,有“浙中大瀑布”之称的仙女瀑等众多溪谷瀑潭,与四周群山刚柔相济,充满诗情画意。作为道教名山,有寿圣宫、会仙桥、三清殿、古道观等众多道教建筑。神牛谷漂流峰险崖峭,峡深流急,堪称“浙中第一漂”,清澈透明的温泉水如小溪般流淌,露天温泉池热雾蒸腾,还有玉石小桥,宛如“瑶池仙境”。画家们沿着蜿蜒石阶攀向牛头山巅时,湿润的青苔在鞋底打滑,崖边野杜鹃探出猩红的枝桠。朝阳刺破云层的刹那,岩壁褶皱里的赭石色被点燃,苍松墨绿的针叶泛起银边,溪涧流淌的不是水,而是揉碎的天光。几株百年古银杏虬曲的枝干,在逆光下勾勒出筋骨毕现的轮廓,叶片却透着半透明的鹅黄,像被阳光浸透的琥珀。画家们支起画架的瞬间,整座山成了会呼吸的调色盘。速写本上的线条不自觉加快,生怕错过风掠过树梢时,那千片金箔同时震颤的瞬间。山风裹着松脂香掠过肩头,画笔用颜料记录心跳与山魂共鸣的刹那,这份独属于山野的生命力,终将化作纸上永不褪色的诗行。
采风写生牛头山一
采风写生牛头山二
采风写生牛头山三
17日画家一行来到延福寺、俞源采风写生。延福寺现存建筑主要为清代风格,其中大殿重建于元延祐四年,是江南已发现的元代建筑中年代最早者。面对延福寺元代大雄宝殿古朴雄浑的建筑,画家仿佛能触摸到跨越时空的历史脉络。当画笔触及画纸,从描绘斗拱交错的精巧结构,到刻画棱形立柱的沧桑纹理,每一笔都在与古代工匠的智慧对话。大殿墙壁上斑驳的明代壁画与书法,更像是打开了时光宝盒,让画家在创作时,内心充满对古代艺术成就的敬畏与赞叹,油然而生一种穿越时空的奇妙体验。延福寺周边青山环抱、溪流潺潺,古树的婆娑树影与古寺的飞檐翘角相映成趣。画家置身其中,既能捕捉到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殿檐的光影变化,又能将山间云雾缭绕中古寺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定格于画布。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在此完美融合,为画家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笔下的作品也因此充满灵动的气息与诗意。远离城市喧嚣的延福寺,静谧的氛围能让画家迅速沉浸于写生创作之中。在这里,没有外界的干扰,画家得以全身心投入到对景物的观察与描绘中。一笔一画的勾勒、一调一染的斟酌,都让画家进入一种心流状态。随着作品逐渐成型,内心的浮躁与疲惫被悄然抚平,取而代之的是创作带来的满足与平静,这种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是在延福寺写生的独特收获。
采风写生延福寺一
采风写生延福寺二
画家们首先参观了刘伯温草堂。刘伯温草堂由古花厅、古寻柳亭、古门楼等组成,整个草堂融建筑、古生态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乡村别墅之遗韵。俞源古村因刘伯温的指导,依自然地势,错落有致分布二十八座重要的建筑,以应周天二十八星宿之名,并开挖七口池塘以应北斗七星,村口还设有直径320米、面积120亩的巨型太极图。
参观刘伯温草堂一
参观刘伯温草堂二
俞源古村以大量明清古建筑闻名,当画家踏入村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民居,纵横交错的街巷中,宗祠、庙宇、书院等建筑错落有致。画家们会迅速被这些古建筑的形式美和工艺美吸引,拿起画笔,将这些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细节融入画布,试图展现古村落的建筑魅力。村落巧妙地融入自然环境,周围群山环抱,清澈的溪流穿村而过。画家漫步其间,能看到薄雾笼罩下若隐若现的古宅,倒映在溪流中的粉墙黛瓦。溪流上造型古朴的石桥,岸边洗衣、闲聊的村民,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这些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为画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促使他们以不同的艺术手法,将这份宁静、和谐与生机呈现在作品中。俞源古村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建筑布局按照天体星象排列,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画家在写生过程中深入了解这些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创作。通过画笔不仅描绘出古村落的外在风貌,更试图传递其背后的文化精神,赋予作品独特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深度,使观者能透过画面感受到古村落的灵魂。
采风写生俞源古村一
采风写生俞源古村二
18日上午在西林德艺术中心举行书画交流笔会。画家们挥毫泼墨,以笔墨为媒、以丹青会友,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寓情于山水、人物、花鸟画之中,创作出了技艺精湛,饱含新时代精神的艺术佳作。不仅为企业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我们感受到艺术与时代、艺术与生活的深刻共鸣。此次书画名家走进企业,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一次升华。
笔会现场一
笔会现场二
笔会现场三
笔会现场四
笔会现场五
笔会现场合作作品一
笔会现场合作作品二
笔会现场合作作品三
下午中国画家画武义展览开幕式在西林德艺术中心举行。出席和参加开幕式的领导有武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迎春、东阳县政协主席方宪文、武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长严华、武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朱跃军、武义西林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真日等。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总策划刘振虎,画家冯聚成、芮顺淦、王志坚、单明波、徐晋平、王居明、荆桂秋、罗云、张海红、张海龙等。开幕式由芮顺淦主持,刘振虎、荆桂秋、陈迎春、朱真日先后讲话。
浙江金华美协主席芮顺淦主持
“中国画家画中国”总策划刘振虎讲话
黑龙江美协副主席、黑龙江省书画院副院长荆桂秋讲话
武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迎春讲话
武义西林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真日讲话
本次展览作品呈现出风格各异、形式多样、情景交融的艺术气象。在笔墨运用上,有的画家运笔如行云流水,线条流畅且富有变化,勾勒出物体的形态与神韵;有的则以干涩的笔触表现沧桑质感,每一笔都蕴含力量。色彩搭配上,或大胆明艳,形成强烈视觉冲击;或淡雅清新,营造出悠远意境。构图方面,有的采用对称式构图,展现出庄重稳定之美;有的运用留白手法,给人以无限遐想空间。反映了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璀璨华章,生动展示了多彩武义人文之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发展之美。
展览现场
19日画家一行来到花田、郭洞村采风写生。踏入花田的那一刻,画家们就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震撼。连绵起伏的花田如同一幅巨大的织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五彩斑斓的花朵肆意绽放,散发出醉人的芬芳,仿佛踏入了莫奈画中的吉维尼花园,每一处景色都美得令人屏息,这无疑是写生的绝佳之地。画家们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每一次按下画笔,都是与自然的一次对话;每一幅作品,都是对这片花海的深情告白。这片花田,不仅为画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更让画家们在艺术的道路上找到了新的灵感与方向。
采风写生花田一
采风写生花田二
采风写生花田三
采风写生花田四
采风写生花田五
采风写生花田六
采风写生花田七
画家们踏入郭洞古村,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悠悠往事,为画家们铺开了一卷充满诗意与古韵的写生长卷。村口那棵数百年的古樟,虬枝苍劲,树冠如伞,笼罩着青石板路,成为了绝佳的入画素材。沿着蜿蜒的小巷前行,古民居鳞次栉比。白墙因岁月侵蚀而泛着斑驳的痕迹,黛瓦上生长着翠绿的苔藓,马头墙错落有致。穿过小巷,来到村边的溪流旁。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倒映着岸边的古树和民居。画家们被眼前的田园美景所打动,以溪水为前景,将古村的全景纳入画面。他们用画笔捕捉水面的波光粼粼,用柔和的色彩表现溪边的花草,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灵动的气息。偶有村民撑着竹筏从溪上划过,画家们迅速抓住这一动态瞬间,寥寥几笔,便将人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展现出来。
采风写生郭洞古村一
采风写生郭洞古村二
采风写生郭洞古村三
采风写生郭洞古村四
画家们深入感受武义大地上的新变化、新气象、新作为,从武义高质量发展的实战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记录武义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用文艺为加快建设多彩武义特色文化强县,彰显了新时代画家的使命。画家们表示,武义既有“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生态底色,更涌动着“记得住乡愁”的人文温度。未来将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艺术作品,用艺术笔触描绘新时代武义美好的磅礴画卷,呈现武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活力。将武义的文旅资源通过画家们的笔触推介出去,让更多人透过画卷领略到这座江南小城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