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重庆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先锋”社会实践服务团,走进涪陵区江北街道黄旗社区,带着会画画的机器人为乡村孩子们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技实践课,用生动有趣的互动体验播撒科学种子,让科创梦想在孩子们心中扎根生长。
志愿者用动画引导孩子们触AI温度
当黑色机械臂机器人登场时,孩子们瞬间被这个“特殊画家”吸引,纷纷踮脚围观、轻声提问,眼中满是对科技的好奇与向往。随着齿轮轻转,机械笔尖在纸上缓缓勾勒,圆圆的脑袋、方方的身体、灵动的“胳膊”……一幅活灵活现的小机器人画作逐渐成形,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接过机器人送出的专属画作,孩子们高高举起,脸上洋溢着被科技点亮的笑容。
画画机器人为孩子们画出活灵活现的小机器人
孩子们喜笑颜开地举起小机器人画作
实践团队还精心打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AI课堂,为这场意义非凡的活动注入了奇妙的科技温度。志愿者借助AI技术为小朋友们勾勒出一幅幅未来职业画像。当那些充满无限可能的画面在眼前铺展开来,孩子们的眼中瞬间点亮了好奇与憧憬的光。他们争相提问、热烈讨论,关于未来的想象,也在这一次次互动中变得愈发具体可感。
小朋友与梦想的自己完成跨时空合影
随后,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以写字机器人为翼,倾诉对父母的思念与爱意。在温情鼓励下,孩子们敞开心扉,借着机器人的笔触,在一幅幅童趣画作上一笔一画写下心底的絮语——或是“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的眷恋,或是“爸爸妈妈辛苦了”的感恩。那些饱含着惦念的字迹,让每份牵挂都有了更鲜活的模样,让科技也晕染开暖暖的温情。
孩子们手持画作,传递对父母的情与暖
孩子们高举科技童趣画作,把牵挂递向父母
“手把手教操作,面对面讲原理”,志愿者们通过沉浸式互动,以“科技+实践”的形式,在他们心中播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种子,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科技的魅力。重庆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始终坚持将科技服务与育人实践相结合,组织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既让乡村少年近距离触摸科技温度,也让青年学子在服务乡村中践行责任担当,共同书写科创报国的青春篇章。
实践服务团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重庆邮电大学“智能先锋”社会实践服务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