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喜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积极引导和助力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大思政课”,使其在社会课堂中切实“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2025年7月15日,电子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e路边疆行民族团结实践团师生奔赴新疆,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边疆志愿行动。
第一站:新疆大学科技创新交流会——校际携手,共探科创新篇
新疆大学,简称“新大”,坐落于乌鲁木齐市,是教育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也是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交流会伊始,新疆大学教师代表张玉珏老师对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社会实践团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随后,我校王笑宁老师向新疆大学师生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科特色以及发展概况,并对本次校际交流活动寄予了殷切期望,期待双方在人才培养、学术科研等关键领域深化合作,携手共进。
在交流环节,我校学生刘彤向新疆大学师生展示了该校科创社团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分享了“科普进校园”“志愿义修”等特色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经验与显著成效。闫循昌同学则就“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选题方向以及行业现状检索途径等问题,虚心向新疆大学师生请教。新疆大学研究生代表分享了团队成功晋级“挑战杯”国赛的宝贵经验,并提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与物联网工程专业进行前后端共建、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创新方向建议,为两校未来可能的合作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思路。
会后,社会实践团参观了新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训室。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入交流,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新疆独特的区域文化魅力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卓越成就。此次交流活动通过实训室参观、专题座谈等丰富形式,有效促进了两校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与经验互鉴,为未来进一步的合作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站: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口岸——界碑见证,共谱友谊新章
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中国西北最大的陆路口岸,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重要边境口岸。当宏伟庄严的国门矗立在眼前,中哈两国边境贸易的繁忙景象尽收眼底,强烈的自豪感在同学们心中油然而生。同学们由衷感慨:“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愿祖国繁荣昌盛,新疆越来越好!”
在承载着厚重历史的324(一)号界碑前,实践团成员王永琪向同学们和游客介绍道:霍尔果斯是古丝绸之路北道的咽喉要道,往昔驼铃声声,商旅络绎不绝。而如今,口岸早已超越传统边贸模式,仓储物流、跨境电商、新能源汽车出口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焕发出新时代的强劲活力。
界碑无言,却见证着中哈两国的深厚友谊。实践团成员与来访的哈萨克斯坦游客欣然合影留念。热情的异国阿姨们张开温暖的怀抱,亲切拥抱来自齐鲁大地的学子,欢声笑语间,友好情谊跨越国界自然流淌。从驼队古道到钢铁驼队,从历史荣光到崭新使命,同学们对这条促进共同繁荣之路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新时代青年对家国的赤诚热爱与使命担当,在国门之下熠熠生辉。
第三站:“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环境保护——守护净土,共筑绿色梦想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赛里木湖,地处天山迎风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跨越6000公里抵达此处,受地形抬升形成充沛降水,使其被誉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
然而,近年来游客数量的激增给赛里木湖的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车辆尾气排放、生活污水、塑料垃圾污染以及游客随意践踏植被等问题,正悄然侵蚀着湖岸生态系统。
面对这些挑战,“e路边疆行”民族团结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他们积极行动起来,沿湖清理垃圾,将食品包装袋、矿泉水瓶等废弃物仔细打包带走。同时,通过拍摄宣传视频、采访游客等方式积极倡导环保理念,他们的身影成为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李一权同学担任志愿记者,对来访游客进行采访。采访中,游客们普遍表达了“人人参与、践行环保”的社会共识,并表示愿意随身带走垃圾,支持生态志愿者行动。
赛里木湖这颗璀璨的高原明珠,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呵护。让我们秉持敬畏之心,守护其纯净让赛里木湖的蓝色永远清澈如初。
第四站:2025新疆伊犁天马文化节志愿服务——青春助力,共襄文化盛宴
昭苏七月,繁花似锦,骏马长嘶。7月19日,以“牧歌昭苏·天马故乡”为主题的2025新疆伊犁天马文化节在昭苏县主会场正式拉开帷幕。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e路边疆行”民族团结实践团行至此处,看到这座天马之乡已换上节日盛装,以奔腾的活力与浓郁的文化氛围,向世界发出诚挚邀请。
在人潮涌动的活动现场,“e路边疆行”民族团结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们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协调下,他们迅速且高效地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在停车场耐心引导车辆有序停放,细心提醒司机和游客提前备好电子门票;在检票口列队协助检票,有效疏导人流,显著缓解了游客高峰期的排队压力。他们以青春的热情与细致的服务,保障了节日的顺畅与温馨。
此次边疆之行,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抵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认同的升华。学子们用脚步丈量祖国边疆的壮阔,以心灵感受民族团结的伟力。他们真挚的祝福在口岸上空回响——愿祖国繁荣昌盛,愿新疆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