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色电影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爱国情怀与道德观念。其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不仅能够丰富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还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度开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红色电影的基本内涵,探讨了其在高等教育中立德树人和党史学习中的功能价值,提出了融入红色电影的基本原则及路径。通过课程内容、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与网络平台等多维度措施,本文构建了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的具体路径,旨在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红色电影;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党史学习
引言:红色电影作为中国革命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髓。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艰辛历程,也深刻表达了革命精神与爱国情怀。在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中,红色电影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丰富补充,更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党史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红色电影的观赏与学习,大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革命精神,增强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将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电影的基本内涵
红色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流派,承载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和文化内涵。它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以革命斗争、英雄人物、民族解放等为主题,以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为核心价值观,通过电影艺术手段进行表现和传承的一种电影类型。红色电影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内涵:
(一)历史性与时代性
红色电影通常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原型,通过艺术加工和再现,让观众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这些电影的历史价值不可小觑,它通过艺术再现和历史叙事的方式,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历程。无论是早期的革命斗争,还是新中国的建设历程,红色电影都对历史进行了一种深度再现和艺术加工,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历史性,能够帮助大学生更清晰地了解革命的背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奋斗历程。
(二)革命性与战斗性
红色电影以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为核心价值观,强调革命性和战斗性。影片通过塑造革命英雄、再现激烈的革命斗争,传递出坚持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这些电影通过展现革命先烈为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英勇牺牲,唤起观众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强化大学生对历史使命的认知和责任感,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拥护。
(三)艺术性与观赏性
红色电影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革命精神,还注重艺术性和观赏性。通过精湛的表演、动人的音乐以及富有表现力的画面,红色电影能够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感受到革命精神的伟大与无畏。这种艺术性使得红色电影不仅是政治教育的工具,也是高水平电影艺术的展示。同时,红色电影也注重情节的紧凑和悬念的设置,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度和紧张感。
(四)教育性与启发性
红色电影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启发性。它不仅仅讲述历史,还通过塑造英雄人物、传递革命信念等方式,培养观众的社会责任感、国家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尤其是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通过红色电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激发观众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传播性与影响力
红色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深远的影响力。它们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也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成为传播中国革命精神和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红色电影,全球观众能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增进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就的认识。
(六)多样性与包容性
红色电影在表现手法、叙事风格和主题内容上呈现出多样性与包容性。从早期的黑白电影到现代的彩色大片,从严肃的历史题材到融入现代元素的创新叙事,红色电影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吸收各种艺术手法,展现了广泛的社会生活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二、红色电影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中的功能价值
红色电影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价值。它不仅能够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情怀,还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在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实践中,红色电影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价值:
(一)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情怀
红色电影以革命历史为背景,通过塑造革命英雄形象和再现革命斗争场景,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程和革命精神。这些电影通过展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它让大学生通过亲身观看和体验,感知革命精神的伟大,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责任感。同时,红色电影也传递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让大学生在观影过程中深刻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力量和伟大。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红色电影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革命精神,还注重艺术性和观赏性。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大学生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和精湛的演技等艺术元素,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同时,红色电影也通过塑造革命英雄形象和讲述革命故事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通过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学生可以深刻理解理想信念与革命斗争的现实意义。此外,红色电影还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信仰信念
红色电影通过讲述革命英雄的故事和再现革命斗争场景,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和革命精神的伟大。这些电影通过展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信仰信念。同时,红色电影也传递了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念,让大学生在观影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信仰信念的力量和伟大。这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他们的信仰信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这种教育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代大学生信念的塑造与坚定。
(四)培养道德品质,提升社会责任感
红色电影通过塑造革命英雄形象和讲述革命故事等方式,展现了革命先烈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这些电影通过展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无私奉献和忠诚担当等品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同时,红色电影也传递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大学生在观影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道德支撑。
(五)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业能力
红色电影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大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对于革命胜利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同时,红色电影也通过展现革命先烈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等方式,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通过观看这些影片,学生可以意识到创新和奋斗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远意义,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与实践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他们的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六)促进国际视野的拓展
红色电影作为中国革命文化的一部分,有助于大学生拓展国际视野,理解中国在全球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红色电影,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增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七)增强法治意识和社会正义感
红色电影中常常涉及法律、正义和道德的主题,通过观看这些电影,大学生可以增强法治意识,理解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培养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
三、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的基本原则
将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以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将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保红色电影所传达的价值观与历史观正确无误,避免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这意味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在选取红色电影时,要注重其政治性和思想性,确保所选电影能够真实反映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传递爱国情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理解历史,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和歪曲历史的现象发生。
(二)注重因材施教
将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需要注重因材施教。这意味着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红色电影和教学方式[13,14]。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情节生动、易于理解的红色电影,通过观影和讨论等方式引导他们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选择一些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红色电影,通过观影和研讨等方式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强化实践环节
将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需要强化实践环节。这意味着要将红色电影的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使命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思考如何将革命精神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实际行动。
(四)注重情感体验与理性思考相结合
将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需要注重情感体验与理性思考相结合。这意味着在观影过程中,既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爱国情怀,又要引导他们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入探究。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爱国情怀。但仅仅停留在情感层面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及如何将革命精神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实际行动。这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撰写观后感等方式来实现。
(五)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将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这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还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时间安排。这些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六)坚持开放性和互动性
在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应坚持开放性和互动性原则。这意味着教育内容和形式应开放给学生的意见和反馈,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以增强教育的活力和实效。
(七)注重持续性和长期性
红色电影的教育价值不应仅局限于一次性的活动或课程,而应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持续和长期的组成部分。这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长期规划,确保红色电影教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的路径
将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需要采取多种路径和措施,以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理论教学中“融入”,丰富教学资源
在理论教学的框架下,红色电影资源可以作为一种生动、具体的教学辅助手段,有效增强大学生对党史学习的兴趣和深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精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电影,如《建党伟业》、《长征》等,将其中的关键历史事件、人物事迹和革命精神提炼出来,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电影片段、讲解电影背景、引导学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历程的艰辛,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历史和理论。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撰写观后感、进行小组讨论或演讲等活动,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习成果。
将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的首要路径是将红色电影融入课程内容。这可以通过在相关课程中增加红色电影教学内容、开设红色电影选修课等方式来实现。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电影作为教学案例,通过观影、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的内涵和价值。同时,还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组织专题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就红色电影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讲解和解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在实践课堂中“融入”,增强体验感受
实践课堂是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色电影资源得以充分展示和应用的场所。高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红色电影放映周、红色电影影评大赛、红色主题演讲比赛等,将红色电影与党史学习紧密结合。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观看电影、欣赏艺术,还可以深入了解电影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时代背景,从而更加全面地掌握党的历史。同时,实践课堂中的互动和体验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组织红色电影观影实践活动是将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的有效路径之一。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红色电影观影活动,邀请学生参加并观看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电影。在观影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思想内涵等方面,并鼓励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同时,还可以结合观影活动开展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亲身体验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使命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营造红色电影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文化认同感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将红色电影融入校园文化,可以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红色电影节、红色电影海报设计比赛、红色电影剧本创作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红色电影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可以在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站等媒体平台上开设红色电影专栏,定期推送红色电影资讯、影评、幕后故事等内容,扩大红色电影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此外,还可以邀请红色电影导演、演员、专家学者等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作心得和观影感受,进一步拉近学生与红色电影的距离,增强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在网络平台中“融入”,拓宽学习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搭建红色电影网络平台,将红色电影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观看。在平台的建设上,可以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既有经典红色电影的播放和下载,也有红色电影相关的历史背景、人物传记、影评文章等资源的整理和分享。同时,可以引入互动功能,如在线评论、弹幕讨论等,让学生可以在观看电影的同时与他人交流心得和看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观影行为和偏好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五)建立红色电影研究团队,深化学术研究
红色电影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为了更深入地挖掘红色电影的价值和意义,学校可以建立红色电影研究团队,组织专家学者和学生对红色电影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研究团队可以关注红色电影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思想内涵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和学术探讨,形成一批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同时,可以与相关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红色电影的创作、拍摄和推广工作,推动红色电影的传承和创新发展。通过这些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也可以为红色电影的传播和普及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开发红色电影教学资源库
建立一个全面的红色电影教学资源库,包括电影视频、历史背景资料、教学指导方案等,供教师和学生使用。这个资源库可以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宝贵资料,方便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影和辅助材料。
(七)举办红色电影学术研讨会
定期举办红色电影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电影制作人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红色电影的教育价值和实践应用。通过学术交流,可以提升红色电影教育的学术水平,促进红色电影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六、结论与展望
红色电影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将红色电影融入课程内容、校园文化、网络平台等方面,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增强体验感受、提高文化认同感、拓宽学习渠道和深化学术研究。本文分析了红色电影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中的功能价值,探讨了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的基本原则和路径,并以某高校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未来,随着红色电影资源的不断丰富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红色电影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红色电影融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强红色电影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工作,提高红色电影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加强红色电影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结合和互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加强红色电影研究团队的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推动红色电影的传承和创新发展。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红色电影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党史学习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作者:天津工业大学 郝希超 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