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东绛实验学校的语文课堂上,教师钱烨正运用讯飞绘镜再现《静夜思》的悠远意境。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与诗人李白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这是2025年3月学校“AI赋能教学新探索”专题分享会上的动人一幕。七位教师从智能备课到跨学科融合,全方位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这场AI与教育的深度对话,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更促成了师生在AI赋能下的共同成长。”校长陈烨在总结中说。作为无锡经济开发区的首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和“因材施教”试点学校,东绛实验学校正以数字技术为教育注入全新活力,让这所百廿老校焕发出时代光彩。
走进今天的校园,AI创新课堂、双师教室等智慧教学空间已成为标准配置。千兆网络与交互式系统的全覆盖,让混合式教学成为常态。为确保技术真正赋能教学,学校组建了专业技术团队,与科大讯飞等企业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全年开展信息化培训超过20场。
自2023年秋季起,学校系统构建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将百年“廷弼文化”中的“传帮带”传统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创新实施“青年教师试点先行、全组协同共进”模式。骨干教师牵头组建教研群,每周定期研讨,累计共享教案超千份,形成了“集体备课—课例观摩—实践优化”的教研闭环。
“以前评讲作业很难兼顾所有学生,现在通过智能终端能实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一位教师的感慨道出了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通过AI备课系统、智能黑板和分层作业推送,学校实现了教学全流程数字化。五育评价系统的引入,则整合了学业与成长数据,让家校沟通更加高效,“我与国旗合影”等特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拓展了教育边界。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已收获丰硕成果:学生编程作品超过2000个,图形化编程成果位居全区第一;通过云端与新疆阿合奇县小学结对,共享课例超50个;2024年承办的十省(区)“小初衔接”研讨会通过直播辐射超万人。
站在建校120周年的新起点,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用实绩证明,学校在AI授课次数、课堂活跃度等六项数据中位列全区第一,智慧课堂备课参与率100%,人工智能课程成果入选全国优秀案例。近三年累计获得市、区级信息化教学奖项20余项,成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的标杆。
以数字化为翼,在传承中创新——这所百年老校正朝着“智慧引领未来”的教育愿景稳步前行,让科技之光照亮每个学生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