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30日,“2025乡村振兴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圆满落幕。本次研修班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承办,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科技经济融合专业委员会、中国农民研修学院联合协办,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5年高级研修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
为确保培训实效,研修班创新采用“专家授课+交流研讨+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四位一体的模式,旨在提升我国乡村振兴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转移转化能力,促进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和有机聚合,全力推动乡村振兴领域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促进经济、惠及民生。
研修班的学员构成兼具广泛性与专业性,共吸引50余人参与,他们分别来自全国各地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村能源工作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人才发展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等机构,涵盖专家学者、技术骨干与企业高管等多元群体,为跨领域交流协作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万芊出席开班仪式并发表致辞。她首先对研修班的顺利开班表示祝贺,明确指出本次研修是落实人社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重要实践。万芊强调,学会高度重视此次培训,不仅精心设计课程体系,还邀请权威专家授课,核心目标是为乡村振兴领域培育一批“专业化、职业化”的技术转移转化人才。
在分析乡村振兴发展现状时,万芊提出核心观点:“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核心是人才支撑,路径是科技创新”。她指出,当前我国农业正加速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农业转型,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但“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仍较为突出。在此背景下,培养一支“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懂金融”的复合型技术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迫切需求。而本次研修班正是精准响应这一需求,通过系统化、实战化培训,帮助学员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趋势、技术交易规则、金融支持工具、法律风险防控等核心知识与技能。

为保障研修质量与专业深度,本次高级研修班精心组建了一支涵盖多领域、多维度的权威专家讲师团。专家团围绕乡村振兴领域技术转移转化的核心痛点、关键路径、政策红利与实践案例,通过专题授课、圆桌研讨、互动答疑等形式,为学员带来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的知识盛宴,有效打通“理论认知-实践困惑-解决方案”的学习闭环。
除了高质量的室内教学,本次研修班还创新设置了企业参访环节,组织全体学员走进大北农集团。作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大北农在农业技术研发、成果落地、产业链协同等方面拥有成熟经验与典型案例。通过实地参观企业研发中心、数字化生产基地与乡村服务示范点,学员们直观感受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的全流程,深入了解了企业在技术推广、农民培训、市场对接等方面的实践模式,为后续将技术转移转化工作与产业实际需求相结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样本。
研修结束后,学员们对本次培训给予高度评价,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重塑认知边界、凝聚实干力量”的难忘学习经历。“为期四天的课程设计极具匠心,科学性的课程体系搭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启发性的实践案例破解了工作中的实操难题,前瞻性的政策解读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三者相互融合、层层递进,让我们真正读懂了技术转移转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桥梁’价值。”一位来自地方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学员表示,通过本次学习,不仅更新了知识储备,更找到了将技术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的清晰路径,“回到工作岗位后,我们将把所学所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更多先进技术落地乡村、服务产业,为本地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