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热点评论>正文

粮列飞驰:铁路为“北粮南运”架起高效桥梁

时间:2025-11-04 11:22:36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当满载106个集装箱、3392吨玉米的粮食专列从李家坪站缓缓驶出,一路向南奔向四川皂角铺站,这趟山西秋收后的首趟集装箱粮食专列,不仅承载着金黄的收成,更以“缩短6天以上”的运输效率与“点到点一站直达”的服务品质,为“北粮南运”大动脉注入了强劲动能,彰显了铁路在保障粮食流通与服务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价值。

这趟粮列的开行,是精准破解农产品外运难题的务实之举。作为山西重要农业生产基地的五寨县,年产玉米、小米达50万吨,其农产品在西南市场早已积累起良好口碑,但长期以来受困于运输瓶颈:公路与铁路散装运输模式下,运量小、成本高、损耗大的问题突出,遇上今秋连续降雨导致上市滞后,粮食外销更显刻不容缓 。国铁太原局定制的“散改集”方案直击痛点——通过集装箱封装减少装卸环节,既降低了粮食损耗与包装费用,又摆脱了天气对运输的干扰;“整进整出”的快速装车模式与全程不摘挂的直达安排,让运输效率实现质的飞跃,更让企业综合物流成本降低20%以上 。这种“按需定制”的物流服务,精准衔接了田间地头与消费市场,为丰收后的粮食流通扫清了障碍。

粮列背后的技术与服务升级,彰显了铁路物流的硬核实力。集装箱运输并非简单的包装替换,而是一套系统的效能革新:大同铁路物流中心提前调配箱源、备足人力机械,确保装车环节高效衔接;开辟绿色通道与全程物流跟踪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理的全链条保障;顶开门集装箱的密封性设计,更适配南方潮湿环境,保障粮食运输品质 。从以往的“被动承运”到如今的“主动服务”,铁路部门以精细化管理与技术创新为支撑,将运输时间缩短三分之一,让“山西好粮”能以更快速度、更优状态抵达西南市场。这种转变,正是铁路货运向现代化物流服务升级的生动缩影。

更深远的价值在于,这趟粮列构建起区域协同与乡村振兴的新纽带。“北粮南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工程,山西作为农业产区与四川作为消费市场的精准对接,离不开高效物流的支撑。这趟专列并非偶然之举,而是常态化运输网络的起点——未来每月10列的开行规模,以及与地方政府联合打造的粮食运输物流中心,将进一步丰富晋粮外运产品体系,让更多特色农产品借铁路快车道走向全国 。当粮食流通效率提升,农民的种粮收益有了保障,农业企业的发展信心得以增强,铁路便以有形的轨道搭建起无形的“增收桥”,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从黑土地到黄淮平原,从太行山麓到巴蜀大地,一列列粮食专列的飞驰,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生动实践。山西这趟秋收粮列的顺利开行,不仅印证了“散改集”等物流创新的实践价值,更展现了铁路在衔接产销、保障流通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当更多“粮田到餐桌”的运输通道被打通,丰收的希望便能跨越山川,既稳住百姓的“米袋子”,也托举起乡村振兴的“钱袋子”,让粮食安全的根基在高效流通中愈发坚实。(张乃桢)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