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广州白云站的天空泛起鱼肚白,于泽涛已经在待班室的台灯下展开巡检册。深蓝色工装左胸的党徽在灯光下泛着微光,手中的三色标记笔在图纸上快速游走,标注出今日的重点巡查区域——5.7公里的线路、69处房建设施,每一处都需要他细致检查。蓝色标注结构隐患,红色记录设备异常,绿色代表已经整改——这本翻皱的“春运秘籍”里,密密麻麻记录着春运以来每一处四电房屋、路外防护措施的实时状态。
广铁集团广州房建公寓段的这位31岁的工长和他的工友们,默默守护着广州白云站这座亚洲最大铁路枢纽的“毛细血管”。
步步丈量安全线
2024年成为预备党员的于泽涛,对肩上的责任有了更深理解。
“老巡检都练就了‘望闻问切’的本事。”于泽涛介绍着他的路外治理经验。作为白云房建车间白云站综合工区的工长,面对路外环境整治难题,他把“铁脚板”精神发挥到极致,带着队员沿铁路线一遍一遍地巡检。
2024年,正是他在路外巡检时发现7处路外防护设施缺损,通过加固铁丝网、增设警示牌,及时处理了安全隐患,保障了广州白云站的路外安全。磨破底的劳保鞋见证着他的足迹——工区成立以来,他和工友们徒步巡检的里程累计超过500公里。每一步都是对安全的丈量,每一处细节都是对责任的坚守。
全力守护回家门
除夕清晨,白云站综合生活楼的大门突然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收到维修申请的刹那,于泽涛已抓起沉甸甸的工具箱,带领维修小队奔向现场。
“先断电!笑楠检查门框合页异物,其他人跟我一起抬门!”于泽涛半跪在门框边,手中的强光手电筒扫过门框合页。经验告诉他,这种异响多因积尘导致合页阻塞。果然,他们在凹槽深处发现了结成硬块的粉尘混合物。这是春运期间人流量激增带来的新问题,需要及时清理和调整。
双手筑牢防护网
2月6日,寒潮来袭,广州市气温骤降。白云站东北角的市政围墙出现隐患,于泽涛带领党员突击队迅速展开加固作业。冷空气刺骨,但队员们没有退缩。他们身着厚实工装,在冷风中爬上扶梯,开始围墙的滚刀网补强。工具碰撞声在空旷的站区格外清晰,队员们呼出的白气与扬起的尘土交织在一起。仅用1小时,他们就完成了5米围墙的加固任务。
“冷风往领口里灌,手指冻得发麻,但看到工长第一个爬上扶梯开展作业,大家谁也没退缩。”工友赖广宜回忆道。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最终在夕阳余晖中画上句号,加固后的围墙如一道银色铠甲,守护着春运期间的站区安全。
从青涩学员到技术骨干,于泽涛的九年铁路生涯与广州白云站建设同频共振。当晨曦再次点亮“木棉花”造型的站房屋顶,这个身影又开始了新一轮巡查,这位90后“铁脚板”带着他的“春运秘籍”,用脚步丈量着安全防线,以匠心守护着春运归途。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骄傲。
图片:黄铭龙
通讯员:广州房建公寓段 黄铭龙、陈婧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