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绿为铭——解码钢铁工业减污降碳的 “绿色密码”
为深入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暑期实践小组于6月28日赴南京钢铁厂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工业系统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路径研究”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技术研讨与专家对话,探索传统工业绿色转型的实践经验,为环保事业注入青年智慧。
智慧中心探访与高层对话,实践小组一行首先抵达南京钢铁厂总部智慧中心,通过观看企业环保宣传片,系统了解了南钢在污染治理、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探索历程。宣传片展示了南钢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污染物实时监测、清洁能源替代、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创新举措,令成员们对钢铁行业的环保转型有了直观认识。
随后,小组与南京钢铁集团副董事长张文忠先生展开深入交流。组长陆柏嫣同学详细介绍了实践小组的构成、研究背景及本次实践的核心任务,强调团队希望通过调研南钢例,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理论参考。张文忠先生结合南钢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企业从“末端治理”转向“全流程绿色管控”的战略转型,并分享了南钢在环保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成员管烨同学针对环保技术的未来发展提出疑问,就“数字化环保的演进路径”及“多产业协同推动环保的机制”与张文忠先生展开讨论。张文忠表示,南钢正通过大数据分析、AI预测模型等技术优化环保决策,同时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联动,构建绿色产业链生态,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交流结束后,小组成员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南钢的环保实施现场,实地观摩了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循环系统等设施。通过技术人员的讲解,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南钢在污染物源头减量、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的全链条环保体系,对“协同增效”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下午,实践小组及指导老师李歌鹏教授前往南京钢铁集团旗下子公司——金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南钢环保技术的创新孵化平台,金瀚环保专注于钢铁行业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公司负责人向小组详细介绍了其独创的“三叉脱硫法”技术,该技术通过多污染物协同处理,实现脱硫效率提升30%以上,同时降低治理成本,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小组成员通过现场演示与数据对比,直观感受到技术创新对环保效能的提升作用。
在座谈环节,金瀚环保技术团队与实践小组就“工业系统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的主题展开研讨。双方围绕技术难点、成本优化、政策支持等议题交换意见,成员们从学术视角提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可能路径,企业方则分享了技术应用中的实践挑战与解决方案。此次交流为小组后续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通过一天的调研,南京师范大学实践小组成员对传统工业污染治理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认识到,环保之路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挑战,更是理念革新与多方协同的长期工程。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南钢的实践经验融入课题研究,探索更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创新路径,并通过学术成果转化、社会宣传等方式,推动环保理念的普及。
南京钢铁集团副董事长张文忠对实践小组的来访表示高度肯定,希望未来能与高校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钢铁行业绿色转型贡献更多力量。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深化了校地合作,也为青年学子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南京师范大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暑期实践小组将以此次调研为基础,持续关注工业环保领域,用青春力量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书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陆柏嫣、管烨等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减污降碳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