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这支暑期实践团在实践的育人场“自找苦吃”

时间:2025-09-19 11:54:53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2025年暑期,北京化工大学数理学院“八秩薪火忆峥嵘·青砺担当赴新程”社会实践团从北京出发,“特种兵式”实践奔赴湖南、江苏、辽宁、山西、浙江等8省14个县市,在革命圣地、在乡土沃野、在山区校园,留下青年脚步,播种青春希望。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该实践团以“寻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主线,参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等12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及南湖革命纪念馆等20余处红色教育场馆,并与北大营营房旧址、十字岭突围战文化园等地共建授牌,先后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学基地”“青心家国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等长期红色教育阵地。

在湖南省溆浦县,实践团在龙潭镇党委组织委员孙腾同志的带领下,拜访了亲历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韩直承、吴和文。“你们年轻人,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把国家建设的更好!”韩直承老战士拉着实践团成员的手深情说道。在合心村吴和文老先生的家中,我们见到了最动人的“和平画卷”:96岁的吴和文老先生精神矍铄,四世同堂。他的孙子在一旁耐心地为听力渐弱的爷爷翻译着访谈内容,蹒跚学步的重孙女,则天真烂漫地与实践团成员嬉戏玩耍,清脆的笑声洒满小院。

在左权县桐峪镇,该实践团与桐峪镇镇长任浩、左权县团县委书记翟桐莹、副书记李腾飞、桐滩村党委书记申亚俊、桐峪村支部书记贾润生共同参观桐峪镇党群服务中心,观看乡村宣传片,感慨乡村的发展新篇,以“青言青语”共话桐峪美好未来。

该实践团还在溆浦县屈原学校开展“七彩课堂”支教活动,开设趣味数学实验、纸桥承重实验、心理辅导、红色故事宣讲等课程,与溆浦县屈原学院挂牌设立“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并带领屈原学校“红领巾志愿者”走进属地红色场馆“向警予同志纪念馆”。“哥哥姐姐们好厉害,我也要好好学习,成为和哥哥姐姐们一样厉害的人!”屈原学校学生说道,为其三天的支教活动让屈原学校的学生们与实践团成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让科学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慢慢生根发芽。

通过此次实践,青年在广阔社会课堂中深刻“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现了“行走的思政课”与“实践的育人场”的深度融合。在实践过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实践结束后,5名实践团成员作为服务保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志愿者在天安门广场西侧等位置服务引导观礼嘉宾,用行动书写青春答卷,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