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青春撞上大凉山!天科学子 “三下乡” 助农出实招

时间:2025-07-24 11:36:24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凝聚青春力量服务乡土建设,2025年7月20日,天津科技大学“大凉山下 彝路同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团队奔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石长屯村,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开启了以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的青春实践之旅。

深入田间体验农作,调研学习促提升

抵达石长屯村后,实践团队迅速与当地种植户对接,深入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地。在种植户的指导下,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参与除草、修剪枝叶等农事劳作。他们俯下身子,在泥土与藤蔓间穿梭,用双手感受土地的温度,用汗水诠释劳动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体会到了农民耕耘的辛劳,更培养了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优良品质,将“知行合一”的理念深深烙印在心底。

图 1 实践团深入农产品种植地  邓世钦 供图

夏日的果园里,骄阳似火,队员们的衣衫很快被汗水浸湿,但大家热情不减。通过亲身实践,队员们不仅体会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更学到了不少种植知识。“以前只在书本上了解过农作物种植,这次实地操作才知道,原来除草也有这么多技巧,什么时候除、怎么除才能不伤害作物根系,这些都是学问。”团队成员小邓感慨道。种植户们也毫不保留地分享着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从土壤改良到病虫害防治,从施肥时机到采摘技巧,队员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充分融合。

图 2 实践团体验农作  李琴 供图

直播带货拓销路,助农增收显担当

在充分了解农产品特性和种植过程后,团队依托新媒体运营能力,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大凉山好物”直播推广活动,为破解当地家庭种植户面临的优质农产品滞销、价格低迷困境。直播前,队员们精心策划,提前调研阳光玫瑰农产品的卖点,拍摄产地环境、种植过程等短视频,打造绿色、原生态品牌标签。直播中,团队成员化身主播,走进果园、田间,以生动的语言和直观的画面,向网友们展示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和品质优势。“家人们,大家看,我们现在就在阳光玫瑰葡萄的种植园里,这些葡萄都是自然成熟,不打催熟剂的,口感特别好……”主播热情地向观众介绍着。同时,团队还联合当地农户,在直播间讲解产品特色、食用价值及购买渠道,并同步对接电商平台与高校社群。

图 3 实践团开展直播助农  李琴 供图

直播间内互动热度持续攀升,网友们不仅纷纷询问购买渠道、表达购买意愿,更用弹幕传递着支持与鼓励:“大凉山的好东西就该被更多人知道”“为大学生助农点赞,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而在团队发布的三下乡实践视频评论区,温暖与力量同样涌动——既有网友感慨“从你们身上看到了当代青年的担当”,也有来自全国多地的三下乡团队留言互勉:“一起为乡村振兴加油,我们在田间地头并肩作战”。这些来自屏幕内外的认可,汇聚成推动青春实践的暖流,让助农行动的意义超越了产销对接本身,成为一场跨越地域的青春共鸣。

图 4 网友纷纷留言点赞,为三下乡行动喝彩  邓世钦 供图

青春实践收获丰,多方共赢促发展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对团队成员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成长契机。它推动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在与农民的交流协作中,深刻感知乡村发展的迫切需求,明晰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同学们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在助农直播、农技学习等实践中,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实现了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跨越,完成了从校园学子到时代青年的蜕变。

对于当地发展,团队的到来也带来了新的变化。直播推广有效提升了大凉山阳光玫瑰的知名度和销售额,为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增强了他们发展特色农业的信心。同时,团队成员在实践过程中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

对于当代青年群体,此次实践具有深刻的示范意义。它激励广大青年以青春之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在基层的广阔舞台上勇担使命、建功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图 5 实践团合照  李琴 供图

展望未来,天津科技大学“大凉山下 彝路同行”团队将继续坚守初心,探索更多助力大凉山乡村发展的创新模式,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通讯员:邓世钦 李耘朵 李琴)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