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青春脚步丈量乡土 温情走访映照初心

时间:2025-09-03 18:55:00    来源:国际财经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7月1日至7日,江西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画说乡韵,一路童行”鲁班青年实践团赴九江市柴桑区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聚焦乡村振兴与民生关怀,深入田间地头与农家院落,通过走访老党员、慰问特殊群体、影像记录等行动,以“脚底板调研”传递青年温度,用实干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乡土担当。

院坝里的红色接力:老党员与青年的初心对话

“遵义会议是革命的生死转折!”在港口街镇生机林村老党员徐贻德家中,85岁高龄、党龄超60年的徐爷爷用洪亮的声音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述党史故事。这场设在院坝里的“行走党课”上,徐贻德结合亲身经历,从烽火岁月讲到乡村振兴,当提及“青年一代责任”时,他引用毛主席名言勉励队员:“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对队员中的入党积极分子,老人特别叮嘱:“跟党走,这条路千真万确!”鲜活的红色记忆与沉甸甸的嘱托,让青年学子在聆听中汲取了奋进力量。

从棉鞋到凉拖:一双鞋承载的民生微实践

在走访调研中,一位老人三伏天仍穿着开线旧棉鞋的场景触动了实践团成员们。“就这一双鞋,冬夏都对付着”,老人低声解释时,目光始终落在自己的棉拖上。这一画面成为了当晚实践团会议的核心议题。次日,队员们特意到镇上鞋店,根据老人脚码挑选了一双带防滑纹的浅口凉拖,并重返村庄送到了老人手中。实践团成员郑茹梦在调研笔记中感慨:“教科书里的‘民生关切’,原来可以具象为一双舍不得扔的旧棉拖。”

二维码里的乡音:有声照片里的青春守望

“日子长啊……”独居老人冯德川因腿疾常年独坐门廊,目光日复一日守望村口。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为老人拍摄了生活照,并创新设计“照片+二维码”关怀模式,在洗印好的照片背面印制专属二维码,扫码即可观看队员们录制的寄语视频。当两天后队员们带着照片重返村庄,冯爷爷扫码听到“爷爷要多笑一笑,我们会常来看您”的青春寄语时,浑浊的眼睛泛起光亮,反复摩挲着照片边角。此次行动共为6位老人制作了“有声照片”,不仅用影像定格温情瞬间,更通过新媒体技术让青年关怀突破时空限制,成为连接城乡的“情感纽带”。实践团计划将此模式纳入“乡村记忆相册”长效项目,让每一张照片都成为“会说话的乡愁”。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虽已落幕,但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乡土、用行动传递温暖的故事仍在延续。从院坝党课中的红色传承,到一双凉拖里的民生关怀,再到二维码照片中的温情传递,实践团以“小切口”践行“大担当”,让青春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绽放光彩。未来,这支青年团队将继续带着乡土的嘱托与初心,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答卷。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